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 > 第877章 时空涟漪,学者解惑

第877章 时空涟漪,学者解惑(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带着王钟的理论支持和更加坚定的决心,刘盈返回长安皇宫,开始了他“历史修正计划”中最决绝的一步。

在一个精心挑选的、戒备森严的山谷中,堆积如山的,是大汉帝国近年来倾力打造的神火铳、配套弹药以及所有的设计图纸、工艺流程记录。

这些曾经在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代表了这个时代最高科技成就的武器,此刻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最终的命运。

刘盈亲自到场监督。他没有多言,只是面无表情地挥了挥手。

一声令下,火把被投入其中。浸透了火油的木材瞬间被引燃,烈焰冲天而起,吞噬了那些精钢与木料结合的杀器。

噼啪的燃烧声、金属在高温下的扭曲声不绝于耳,冲天的黑烟如同一条不祥的巨龙,升腾入云。

所有参与其事的工匠、军官,都默默地看着这一幕,许多人眼中含着泪水,充满了不解与惋惜。

他们不明白,陛下为何要亲手毁掉这国之重器。但他们更明白,这是不可违逆的圣意。

刘盈站在远处,火光映照在他脸上,明暗不定。

他知道,焚毁的不仅仅是武器,更是他带来的一个可能走向歧路的未来。

他亲手扼杀了军事科技的一次飞跃,只为换取时空的稳定。

与此同时,所有关于神火铳的制造知识,被列为最高禁忌,所有相关人员的记忆,被要求刻意遗忘,相关的文字记录被彻底销毁,仿佛它从未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

对于已经纳入版图或朝贡体系的西域、凉州、倭国、朝鲜等地,刘盈的处理则体现了其务实的一面。

西域和凉州的百姓既然愿意认同大汉,接受王化,他便不会为了所谓的“历史原貌”而强行放弃,那会引发更大的动荡和苦难。

他采取的是加强治理、促进融合、缓慢同化的策略,确保这些地区能够平稳地融入中华文明圈。

而对于倭国和朝鲜,刘盈同样不后悔将它们纳入朝贡体系。

尤其是倭国,为了防止其未来有任何崛起的可能,他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措施。

大汉军队在倭国主要岛屿实行一年一次的轮岗驻防制度,既保持军事存在,防止地方势力坐大,又避免驻军与当地过度融合而产生异心。

同时,对倭国社会的治理结构进行限制,严禁其发展武力。

更重要的是,刘盈毫不客气地指示,对倭国境内已知的“石见银山”等贵金属矿藏,以及朝鲜半岛的各类资源,进行系统性的、持续的开采。这些源源不断的金银和资源,被大量运回中原,充实着大汉的国库,支撑着帝国的运转,同时也从根本上削弱了这些地区未来积累资本、发展自身实力的潜力。

站在未央宫的高处,刘盈俯瞰着脚下的长安城。他刚刚又收到报告,在蜀郡再次发现一名“时空异客”,已顺利送往桃源。

他知道,自己的道路还很长,也很孤独。但他必须走下去,为了这个时代的稳定,也为了那虚无缥缈却又重如泰山的——历史责任。

帝国的车轮,在他这只“知更鸟”的竭力引导下,正缓缓地、艰难地,试图回归那条它原本应该行驶的轨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