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 > 第879章 桃源深处,记忆方舟

第879章 桃源深处,记忆方舟(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恒?薄姬的儿子?”

吕雉再次惊讶。

“正是。”

刘盈露出一丝复杂的笑容,“刘恒与他的儿子(汉景帝),将会开创一个被称为‘文景之治’的盛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使大汉真正走向强大和富足。那是一个很好的时代。”

吕雉闻言,神色变幻,最终无奈地摇了摇头,带着一丝不甘和释然:“薄姬的儿子……竟有如此福分?罢了,若是为了大汉江山……只是,在母后心中,谁都不及我的盈儿!”

感受到母亲话语中那份毫无保留的偏爱与怜惜,刘盈心中暖流涌动,眼眶微湿。

他轻声道:“母后放心,待儿臣将一切安排妥当,或许……也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在母后身边,承欢膝下。”

吕雉看着儿子,目光柔和下来,反手握紧了他的手:“好……好……到时候,把你姐姐鲁元也接上。你父皇走了,这世上,母后最放不下的,就是你们姐弟了。”

有了吕后的理解和默许,朝中那些对刘盈政策不满的声音,很快便被压制下去。

当再有大臣跑到吕后面前诉苦或质疑时,吕后只是淡淡地回应:“治国安邦,陛下自有考量。尔等只需恪尽职守,遵旨行事便可。”

一句话,便将所有反对者搪塞了回去。

处理完外部和朝堂的纷扰,刘盈将更多的精力投向了“桃花源”的深层改造。

他不再仅仅将桃源视为一个简单的“收容所”或“隔离区”,而是开始将其建设成为一个特殊的“文明记忆库”和“异乡人精神家园”。

他允许并鼓励穿越者们,在遵守“不对外泄露”的前提下,在桃源内部尽可能保留和传承他们来自未来的知识、文化、技艺甚至是一些无害的娱乐方式。

他命人运送了大量的竹简、绢帛、纸张进入桃源,供他们记录所见所闻所思。

王钟等学者牵头,在桃源内建立了一座“记忆档案馆”,系统地收集、整理穿越者们带来的各类知识碎片,从自然科学到人文历史,从文学艺术到生活常识。

这并非为了应用,而是为了“保存”,如同一艘搁浅在时空岸边的“方舟”,承载着另一个时代的文明印记。

刘盈还下令改善桃源内的基础设施,仿照现代理念建设了更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和公共卫生设施,推广更高效的农作技术,确保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他甚至默许了一些简单的、不影响外界的“现代”娱乐活动,如棋类益智、编写话剧、举办运动会等,以排解穿越者们的思乡之苦和精神空虚。

他明白,要让这些来自自由开放时代的人长期安心居住,仅靠强制看管是不够的,必须给予他们一定程度的精神寄托和内部自由。

一个稳定、相对富足、且有共同语言和记忆的桃源,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内部动荡和外部渗透的风险。

随着一批批新的穿越者被送来,桃源逐渐发展成一个拥有独特文化和社区治理模式的“国中之国”。

它寂静地隐藏在武陵的群山之中,如同历史长河主航道旁一个不起眼却又至关重要的回水湾,收留着那些意外的漂流者,同时也默默见证着外部世界,在刘盈的引导下,缓缓驶向那既熟悉又陌生的未来。

而刘盈自己,也在为他最终那个“回归正轨”的惊世计划,做着最后的准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