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 > 第133章 公审大会3

第133章 公审大会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广场上, 欢声雷动 ! 百姓们 热泪盈眶,相拥而泣 ! 多年的压迫和冤屈,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彻底的昭雪!

这场 彻底、公正、严厉的公审,不仅 严惩了元凶巨恶,更 极大地震慑了潜在的黑暗势力,深刻地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 人民政权 的 无上权威 和 法治精神 !

芮城县的天,通过这场 血的洗礼,变得 前所未有的清澈和明亮 ! 人民军的根基,也由此 变得更加坚如磐石 ! 晋南根据地的 新秩序,在 破旧立新 中, 巍然确立 !

芮城县衙后堂,夜深人静。

喧嚣震天的公审大会已经结束,县城恢复了异乎寻常的宁静,但这宁静之下,涌动着翻天覆地后的新生气息和涤荡污浊后的清明。

秦霄贤独自一人坐在灯下,心潮起伏,久久无法平静。白日里公审的一幕幕,尤其是赵德基那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的虚伪嘴脸,以及红二娘、祁舒然揭露出的触目惊心的黑暗,不断在他脑海中回荡。

他并非天生的革命者。他出身寒微,也曾寒窗苦读,一心想着 科举入仕,光宗耀祖,成为像史书上写的那些“为民请命”的“清官廉吏”。他也曾深信 圣贤书中的道理。

然而,现实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百姓的苦难,一次次冲击着他的理想。直到他偶然接触到了 从八义集传来的、用最朴实的语言写就的共产主义小册子,直到他在一次聚会中,与的人民军高级政工干部 进行了一番彻夜长谈、激烈辩论后,他才如同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李秀才没有空谈大道理,而是用无数血淋淋的事实,一针见血地指出:

“秦先生,你读圣贤书,想当清官,这没错。 但你想过没有? 为什么历朝历代,清官总是凤毛麟角,贪官却如过江之鲫? 为什么圣贤的道理说了几千年,老百姓却越来越苦?”

“不是因为书错了,也不是因为人心坏了。 是因为这个 吃人的制度 坏了! 是因为 皇帝、官僚、地主、士绅 这些 剥削阶级 , 本身就是靠压榨百姓活着的! 他们读圣贤书,不过是 给自己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好更顺利地吃人 !”

“不彻底 推翻这个 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世界 , 不打倒 骑在人民头上的 封建阶级 , 读再多的圣贤书,出再多的清官,也救不了中国,救不了百姓!”

“真正的出路只有一条—— 革命! 彻底革命! 建立一个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由劳动者当家做主的新社会 !”

这番话,如同 一道闪电,劈开了秦霄贤心中积郁多年的迷雾!他毅然抛弃了“学而优则仕”的旧梦,秘密加入了人民军,投身于这场 改天换地的伟大事业。

而今天的公审大会,无疑是对他过去认知的 最彻底、最残酷、也最深刻的印证!

“圣贤书…读书人…” 秦霄贤喃喃自语,嘴角泛起一丝苦涩而又无比坚定的笑容。

“赵德基之辈,哪个不是 熟读经史子集 ? 哪个不是 满口的‘仁义道德’ ? 可他们 骨子里 , 何曾有过半分对百姓的‘仁’?对弱者的‘义’?”

“他们读圣贤书, 不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而是为了 把书里的道理变成 捆缚百姓的绳索 , 把学问变成 钻营取巧、欺压良善的工具 !”

“这样的‘读书人’, 这样的‘士绅’ , 才是 国家之蛀虫,百姓之公敌 !”

一种 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涌上秦霄贤的心头。

“不能再让这样的 伪君子、真豺狼 , 继续披着‘读书人’的外衣 欺世盗名、祸害百姓了!”

“必须 撕下他们的画皮 ! 必须 让所有还被蒙蔽的人 , 看清他们的 本来面目 !”

“必须 改造那些尚未完全堕落、尚有良知的读书人 , 让他们走到人民中间来 , 成为 新社会的建设者 , 而不是 旧制度的陪葬品 !”

他霍然起身,目光炯炯,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来人!” 他沉声唤来 负责文书工作的同志。

“第一,” 秦霄贤语气坚决地指示,“将今日 公审大会的 全部记录 —— 包括 所有 人犯的供词、证人的证言、查获的物证、以及 最终的判决文书 —— 一字不漏,详细整理出来!”

“整理好后, 立即 抄写多份 !”

“一份, 在县城四门及各交通要道 , 张榜公布 ! 要让 全县的百姓 , 无论识字与否 , 都能 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可组织宣讲) 这些 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的 滔天罪行 和 可耻下场 !”

“另外一份, 以 八百里加急 的速度, 火速呈报给 王刚特派员 ! 请特派员 审阅 ,并 斟酌情况 , 看是否可以在 整个晋南根据地 范围内 广为宣传 !”

“我们要 用铁一般的事实 , 告诉根据地的所有军民 :”

“旧社会的那套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刑不上大夫’ 的 鬼话 , 已经彻底破产了 !”

“在 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 里,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谁敢欺压百姓,无论他是什么身份,有什么背景, 都必将受到 人民的审判和严惩 !”

“第二,” 秦霄贤的目光变得深远,“立即 着手调查、登记 县城及周边乡村中, 那些 家境尚可、读过书、但 未曾与官府豪强勾结过深、名声尚可的 年轻士子、落魄文人 。”

“将他们 组织起来 , 开办 ‘新式学习班’ !”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改造社会的热忱:

“学习班的内容, 不是让他们 继续读死书、死读书 !”

“首先要 组织他们 学习我们 人民军的政策、革命的道理 , 让他们明白 旧社会的吃人本质 和 革命的必然性 !”

“更重要的是 ! 要 强制性地 安排他们 下到基层 , 到农村去,到田间地头去 !”

秦霄贤的声音充满了实践的力度:

“让他们 和贫苦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 亲手去 扶犁、插秧、收割 ! 亲身体验一下 ‘汗滴禾下土’ 的艰辛 !”

“让他们 亲眼看看 , 百姓是如何在 苛捐杂税、地主盘剥 下 挣扎求生 的!”

“只有在 劳动的汗水 中,在 与底层民众的接触 中,他们才能 洗刷掉身上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的 酸腐之气 和 阶级偏见 !”

“才能 真正理解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 古训 的真正含义 !”

“才能 脱胎换骨 , 从一个 旧式的、可能走向堕落的‘读书人’ , 转变为一个 懂得民间疾苦、愿意为人民服务的 新型知识分子 !”

“这件事, 关乎 未来新社会的 人才基础和风气导向 , 必须 抓紧办,认真办 !” 秦霄贤郑重叮嘱。

“是!秦委员! 我们立刻去办!” 文书同志肃然领命,他能感受到秦委员话语中那份 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和 灼热的理想光芒。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很快,芮城县的城墙上,贴出了 详细记录公审过程的布告,吸引了无数百姓围观,识字的人大声念诵,不识字的人凝神倾听,人群中不时发出 愤怒的咒骂和 解气的欢呼。赵德基等 “读书老爷”的 真实嘴脸,彻底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成为了教育群众的 反面教材。

而一批 年轻的士子,也在 困惑、犹豫甚至些许不满中,被组织起来,即将走向 广阔的天地,开始他们 触及灵魂的 思想改造和劳动锻炼。

秦霄贤 推开窗户,望着 芮城县 雨后初霁、清澈如洗的夜空,心中充满了 前所未有的坚定和力量。

“李秀才(指王刚或其代表)说得对… 只有 彻底砸碎旧世界 , 才能 建立新世界 。”

“而 改造旧的读书人 , 培养新的知识分子 , 就是这 建设新世界 的 重要一环 。”

“这条路, 崎岖而漫长 , 但 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

他相信,通过 芮城县的这次 彻底的清算 和 大胆的改造尝试,必将为 整个晋南根据地 的 政权建设和思想革新,提供 宝贵的经验 和 强大的动力 ! 一个 焕然一新 的 芮城,必将成为 插在旧势力心脏上的一把 锋利尖刀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