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3章 浙直总督(1 / 2)
万历元年的春天,紫禁城内的政治格局已然明朗。
首辅张居正以内阁之尊、帝师之重,牢牢掌控着朝局,与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联盟坚不可摧。
在成功安抚和压制了来自苏宁“摊丁入亩”等激进提议引发的朝堂震荡后,张居正开始着手将他核心的政改蓝图“一条鞭法”推向全国。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他需要一个能力超群、手段强硬且能在帝国财赋重地打开局面的得力干将。
放眼望去,最合适的人选,无疑正是那位在江南根基深厚、屡创“奇迹”的应天巡抚苏宁。
这一日,一道由司礼监秉笔、内阁附署的明发上谕,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出京城,震动朝野: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国家大计,在于钱谷吏治。东南财赋,半出浙直,地大事繁,非重臣不足以镇抚。应天巡抚苏宁,才猷练达,屡著勋劳,于地方政务、经济民生多有建树。兹特晋苏宁为浙直总督,品阶正二品,总督南直隶(应天、苏州、松江等府)、浙江等处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允其开府建牙,节制诸镇,以期事权归一,固我东南藩篱……”
这道任命,将大明最富庶的南直隶与浙江地区的军政大权集于苏宁一身,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南第一封疆大吏,权势远超一般的巡抚。
这既是张居正对苏宁能力的肯定,更是将他牢牢绑定在“一条鞭法”战车上的关键一步……
唯有赋予其足够的权威,才能扫清在江南推行新政的一切障碍。
然而,这道引起广泛瞩目的晋升旨意,仅仅是对苏宁明面上的授权。
紧随其后的一份由张居正亲自拟定、通过隐秘渠道送达苏宁手中的密旨,才真正揭示了其更深层次的战略布局:
“……另,为整顿商事,充裕国课,着浙直总督苏宁,兼领‘大明商会’会长一职。该会总揽天下工商业之注册、管理、课税、仲裁等事宜,旨在规范市廛,平准物价,杜绝奸宄,畅通货殖。兹事体大,着尔于应天府先行试办,厘定章程,务求稳妥,俟有成效,再议推广。一应事宜,尔可专折密奏,钦此。”
这份密旨,正式将“大明商会”从一个构想变成了一个拥有朝廷背书的半官方机构。
虽然暂时仅限于在应天试行,且张居正或许仍将其视为辅助“一条鞭法”的理财工具,但它赋予苏宁的权力边界,已悄然从传统的行政、军事领域,扩展至前所未有的全国工商业管理范畴。
接到旨意的苏宁,心中波澜涌动,面上却沉静如水。
他深知,这正二品的浙直总督与大明商会会长的双重身份,是张居正对他寄予厚望的体现,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南京,原应天巡抚衙门已不足以匹配浙直总督的威仪。
一座更为宏大的“浙直总督府”在加紧修缮扩建,衙门前矗立起“肃静”、“回避”以及标志其权柄的职衔牌,气象森严。
……
与此同时,在繁华的秦淮河畔,一座毗邻“大明超市(不让写供销社)”的巨厦被精心改造,挂上了金光闪闪的“大明商会”匾额。
这里,将成为苏宁构建其商业帝国的真正指挥中枢。
商会内部,迥异于传统衙门。
没有明镜高悬的公堂,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大明舆图,上面以不同颜色和符号标注着主要的商路、物产区域和潜在的市场节点。
设有商事注册司(负责核发“营业执照”)、税务稽核司(依托供销社和钱庄数据,精准核算商税)、质量标准司(制定各类商品规格,打击伪劣)、商务仲裁司(调解商业纠纷)以及战略规划司(由AI核心掌控,分析数据,制定商业政策)。
苏宁以总督身份颁下第一道商会令告:“即日起,凡在南直隶和江浙境内经营之工坊、商号、行栈,无论大小,限三月内至大明商会登记造册,申领‘营业执照’。无照经营、或经营与执照不符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货物充公,并课以重罚!”
这道命令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商贾们反应各异,大商号观望,小商户惶惑,传统行会深感权力被侵夺而暗中抵触。
然而,面对手握军政大权、且控制着供销社和钱庄这两大命脉的苏宁,无人敢公开抗命。
登记工作在最初的混乱后,逐渐步入正轨。
通过“营业执照”制度,苏宁第一次系统地、全面地掌握了辖区内的商业主体信息、经营范围和规模。
这使得税源变得清晰可控,也为下一步的精准管理和调控奠定了基础。
站在大明商会总部的顶层,俯瞰着脚下熙熙攘攘的南京城,苏宁知道,他手中已然握住了撬动整个帝国经济的杠杆。
张居正希望他成为“一条鞭法”的急先锋,而他,则将以浙直总督和商会会长的双重身份,在推行新政的同时,悄然编织一张覆盖全国、掌控工商业命脉的巨网。
这东南之地,已不仅是大明的财赋重地,更将成为他实践超越时代的经济理念、积蓄改变世界力量的核心试验区。
一个以商业规则和工业力量为基石的新秩序,正从这秦淮河畔,悄然启航。
……
重返南京的苏宁,已非昔日那个需要步步为营的应天巡抚。
头顶浙直总督与大明商会会长的双重光环,手握节制东南军政、总揽天下商政的权柄,他真正成为了这片帝国最富庶土地上说一不二的权威。
脚跟尚未站稳,他便以雷霆万钧之势,接连抛出两颗重磅炸弹,旨在从根本上重塑大明的商业规则与工业基础。
回到总督行辕的第三日,一道盖着浙直总督府与大明商会双重印信的谕令便传遍南直隶各府县:召大明第一届工商界大会于南京!
一时间,江南乃至周边省份的士绅巨贾、各行会首领、工坊主事,无论情愿与否,皆备上厚礼,星夜兼程赶往南京。
他们心中惴惴不安,不知这位权势熏天的苏总督,究竟意欲何为。
大会地点设在气势恢宏的大明商会总部议事堂。
是日,堂内冠盖云集,以往互相别苗头的商界巨头们此刻都正襟危坐,气氛肃穆而压抑。
时辰一到,苏宁身着正二品官服,在一众属官和商会执事的簇拥下,缓步登上前方高台。
他没有多余的寒暄,目光如电,扫过台下数百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声音沉稳而极具穿透力:
“今日召诸位前来,非为叙旧,亦非敛财。只为宣告三件事,望诸位谨记,并传达四方!”
“第一,大明商会,非为虚设!自即日起,凡在浙直之地经营之工坊、商号、牙行、船队,无论大小,无论背后东家是谁,限期内必须至商会登记造册,申领‘营业执照’!无照经营,即为非法,货物抄没,重罚不贷!此乃合法经营之凭证,亦是商会庇护之基石!”
“第二,依法纳税,商贾本分!商会将依据‘营业执照’核定经营规模与品类,明确税赋额度。以往包税、诡寄、瞒报之陋习,一律革除!商会将建立统一账目标准,推行‘供销社’与‘大明钱庄’票据结算,确保税银清晰可查。偷漏税赋者,轻则吊销执照,重则抄家问罪!”
“第三,规范市场,互利共赢!商会将制定各行商品质量标准,严禁以次充好、欺行霸市。设立商务仲裁司,公平处理商事纠纷。望诸位摒弃旧日恶习,以诚信、质量为立身之本,共同营造清明有序之商界!”
三条规则,条条如铁,掷地有声。
台下众人神色变幻,有人面露忧色,有人眼中放光,更有人深深震撼于苏宁此举背后,那欲将天下商贾尽数纳入管理的庞大野心与掌控力。
……
工商大会的余波未平,另一场更具颠覆性的盛会紧接着在南京城西新辟的“博览园”拉开帷幕,大明第一届机械设备博览会!
这是苏宁从工业空间中精心挑选、旨在推动大明轻工业革命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