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柴宗训巡抚洛阳民心与军心,重点关注女辅营姐姐们。(2 / 2)
柴宗训看着她们风尘仆仆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辽国与后周素有争端,但萧皇后亲自前来求援,想必是真的走投无路了。他看向萧绰:“萧皇后,两国交战多年,恩怨难消。但百姓是无辜的,我可以帮你们向母亲禀明情况,至于是否援助,还需朝廷商议后再定。”
“多谢殿下!”萧绰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只要贵国愿意援助,辽国愿意与后周签订盟约,互不侵犯,世代友好。”
就在这时,青禾忽然走上前,对柴宗训道:“殿下,辽皇后与两位公主似乎也感染了轻微的湿热之症,不如让她们先在军营暂住,我们为她们诊治,也好观察病情。”
柴宗训点了点头:“也好。萧皇后,如今军营正在防疫,委屈你们暂时在此休整,我会立刻派人回宫禀报母亲。”
萧绰点头应允:“多谢殿下体谅。”
安顿好萧绰一行人后,柴宗训便命人快马回宫向符太后禀报此事。接下来的几日,他留在军营,一边协助青禾等人救治士兵,一边与萧绰交谈,了解辽国的情况。萧绰告诉他,辽国此次不仅遭遇天灾人祸,还面临着内部贵族的叛乱,她带着女儿们历经艰险才得以逃出,若得不到后周的援助,恐怕辽国就要陷入战乱之中。
柴宗训发现,萧绰虽是女子,却有着非凡的胆识和谋略,谈起治国理政,颇有见地。而延寿女与观音女也并非娇生惯养的公主,她们在逃亡途中,不仅照顾母亲,还尽力帮助沿途的灾民,性子愈发沉稳善良。
几日后,符太后派来的使者抵达军营,带来了朝廷的决定:后周同意援助辽国,将调拨粮草、药材运往辽国境内,同时派遣医疗队协助防疫,但要求辽国必须释放所有被俘的后周士兵,并且与后周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萧绰接到消息后,感激涕零,当即表示愿意遵守约定。她对柴宗训道:“殿下,此次多亏了您和太后娘娘的相助,萧绰铭记在心。日后若有机会,辽国定当报答。”
柴宗训笑道:“两国友好,百姓安居乐业,才是最好的报答。如今军营疫病已得到控制,我送你们前往洛阳,与母亲商议具体的援助事宜吧。”
离开北关军营时,士兵们纷纷列队相送,对着柴宗训和青禾等人高呼“太子千岁”“女先生千岁”。看着士兵们恢复健康的脸庞,柴宗训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此次巡抚不仅看到了女辅营姑娘们的功绩,也为两国的和平带来了契机。
前往洛阳的途中,萧绰看着沿途繁华的景象,不禁感叹道:“后周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难怪能如此强盛。太后娘娘与殿下的仁德,实在令人敬佩。”
延寿女笑着说:“母后,当年我在洛阳时,就知道后周是个好地方。这里的百姓善良淳朴,朝廷也体恤民情,如今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柴宗训道:“萧皇后过奖了。后周能有今日的景象,离不开百姓的支持,也离不开像女辅营姑娘们这样的有志之士。此次援助辽国,也是希望两国能摒弃前嫌,共同守护边境安宁。”
行至洛阳城外的织锦坊,柴宗训提议进去看看。织锦坊内,数十台织布机同时运作,织工们忙碌着,各色丝线在她们手中穿梭,织出精美的图案。林阿夏正站在一旁,指导着织工们改进织锦工艺。
“阿夏姐姐!”柴宗训笑着走上前。
林阿夏回头,见是他,连忙上前见礼:“殿下!您怎么来了?”
“我陪辽皇后和公主们进城,顺便来看看你。”柴宗训道,“这织锦坊如今运转得如何?”
林阿夏眼中闪过自豪:“回殿下,一切都好!我们改进了织锦的技法,如今织出的锦缎色彩更鲜艳,图案更精美,不仅供宫中使用,还远销到了吴越、蜀地,为朝廷赚了不少赋税。太后娘娘还特许我们招收更多贫苦女子前来学习织锦技艺,让她们也能自食其力。”
萧绰看着织锦坊内忙碌的女子们,不禁赞道:“没想到后周的女子竟如此能干,这织锦工艺,比辽国的丝织品还要精湛。”
“萧皇后过奖了,”林阿夏笑道,“只要肯用心,女子也能做出一番事业。”
观音女看着织出的精美锦缎,眼中满是喜爱:“这些锦缎真漂亮,若是能带回辽国,想必百姓们也会喜欢。”
林阿夏笑道:“公主若是喜欢,我这就让人给您选几块上好的锦缎,做件新衣裳。”
离开织锦坊时,萧绰对柴宗训道:“殿下,后周的女子不仅能行医织布,还能守城打仗,实在令人钦佩。萧绰回去之后,也要在辽国推广女学,让辽国的女子也能发挥所长。”
柴宗训点头道:“萧皇后有此想法,实乃辽国百姓之福。”
抵达洛阳皇宫后,符太后亲自接见了萧绰一行人。两人在殿内商议了许久,最终签订了两国友好盟约。符太后不仅调拨了大量的粮草、药材,还派遣了医疗队和农技人员前往辽国,协助辽国度过难关。
萧绰在洛阳停留期间,时常与符太后交流治国之道,两人虽为敌对两国的掌权者,却因共同的理念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延寿女与观音女则经常去女辅营,与林阿夏、苏婉儿等人一起学习技艺,探讨学问,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几日后,萧绰准备启程返回辽国。临行前,她对柴宗训道:“殿下,此次洛阳之行,让我看到了后周的强盛与仁德。我相信,在殿下和太后娘娘的治理下,后周定会越来越好。萧绰在此承诺,辽国定会遵守盟约,与后周世代友好,共同守护边境安宁。”
柴宗训拱手道:“萧皇后放心,后周也会信守承诺。愿两国百姓永享太平。”
延寿女与观音女依依不舍地与林阿夏、苏婉儿等人告别:“姐姐们,我们回去之后,会常写信给你们的。等辽国安定下来,一定要来辽国做客!”
“一定!”林阿夏等人点头道,“你们也要多保重,若是有需要,随时派人告知我们。”
看着萧绰一行人远去的背影,柴宗训心中感慨万千。此次巡抚洛阳,他不仅看到了女辅营姑娘们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赢得了百姓与军中的认可,还促成了后周与辽国的友好盟约,为天下太平奠定了基础。
李伴伴走上前,笑道:“殿下,此次巡抚之行,收获满满啊。太后娘娘若是知道,定会十分欣慰。”
柴宗训点头道:“是啊。以前我总觉得治国理政是件枯燥的事情,如今才明白,看着百姓安居乐业,看着国家日益强盛,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今后,我还要多走出皇宫,多了解民生疾苦,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洛阳城的宫墙上,也洒在柴宗训年轻而坚定的脸庞上。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后周的繁荣昌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而他,将带着今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成长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与母亲一起,守护好这片江山,庇护好天下百姓。女辅营的姑娘们,也将继续以巾帼之姿,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后周的辉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