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全国信息高速交换网(1 / 2)
红色的图钉,代表着各大军区的指挥中心、重要的雷达站、以及深藏在大山深处的导弹发射阵地。
蓝色的图钉,代表着遍布全国的各大科研院所,比如负责核物理研究的“九所”,负责航空设计的“六院”,以及林舟自己长期工作的航天基地。
黄色的图钉,则代表着支撑国家运转的工业命脉,比如东北的钢铁联合企业,东南沿海的大型造船厂,以及内陆地区的重型机械制造厂。
林舟的目光,在这幅巨大的地图上缓缓移动。他的大脑,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
他看到,在西北的戈壁深处,一个蓝色的图钉旁,标注着“星河二号(甲)”,它正承担着新型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的海量计算任务。
他看到,在东南的滨海城市,一个黄色的图钉旁,标注着“星河二号(乙)”,它在为万吨巨轮的船体结构进行应力分析。
他看到,在首都的这个中心里,是“星河一号”和它的集群,处理着来自“洞察之眼”的侦察数据和全国的气象信息。
这些“星河”的子孙们,被部署在国家最需要它们的地方。它们每一个都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然而,它们彼此之间,却被广袤的国土无情地分隔开来。
西北戈壁的计算结果,需要等上整整一天,通过专机将磁带空运到首都,才能与“洞察之眼”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
东南船厂的设计遇到了难题,需要调用首都材料研究所的数据库,这个申请、审批、数据复制、磁带运输的流程,走完一遍至少需要三天。
三天!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三天足以发生任何事。
林舟的视线,从地图上那些孤零零的图钉,又转回到刚才机房里那辆缓慢移动的小推车上。一个荒谬而又无比真实的比喻浮现在他脑海里:龙国倾尽国力,打造出了好几个聪明绝顶、算力超群的“大脑”,但这些“大脑”之间,却只能通过最原始的鸿雁传书、快马驿站的方式来沟通。
效率何其低下!隐患何其巨大!
他不禁攥紧了拳头。不行,绝对不能这样下去。我们拥有了世界上最快的“矛”,却在使用最慢的“手”来挥舞它。
他闭上眼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问题已经清晰地摆在面前,那么,答案在哪里?
他再次睁开眼,目光落在了地图旁边的另一件物品上——一部红色的电话机。
这部电话机,是中心与紫阁最高层进行单线联系的保密电话。他见过无数次,也用过无数次。但在此刻,这部电话机在他的眼中,却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意义。
电话……
林舟的瞳孔猛地一缩,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脑海中的迷雾。
电话是什么?它是一个网络。一个连接了全国每一个角落的声音信息网络。
当他拿起这部电话,拨出一个号码,远在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听筒就会响起。他和他人的声音,这些以声波形式存在的信息,通过电缆里的电信号,几乎在瞬间就跨越了千山万水。他不需要派人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再“运送”给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