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倭寇来了?!(2 / 2)
“只要你们能阻皇帝返京,我们便可拥立广王登基,匡扶正统。”
……
福建境内。
一处临近海岸的小村,此刻烈焰冲天。
“海盗来了,快逃!”
“是倭寇,倭寇杀来了!”
幸存的村民一边奔逃,一边嘶声呼喊。
村中一群衣着怪异却操着本地口音的人,正在肆意焚烧、劫掠。
“把火堆烧旺些,务必让方圆数十里都能看见浓烟。”
“别赶尽杀绝,放走几个报信的,让他们把恐慌传出去。”
一名男子站在高坡之上,冷眼注视着这场混乱,低声下令。
身后一人咧嘴笑道:
“大哥,还是扮作海盗痛快,想抢就抢,想烧就烧,可比当年给那些官老爷当走狗强多了。”
首领闻言轻笑,两人目光交汇,心意相通。
同一时间,福建各地乱象频发。不仅沿海遭袭,内陆腹地也相继爆发民变与所谓“倭寇”侵扰。
每起事件规模有限,人数多在数百至两千之间,看似零散,却分布极广。
仅仅数日后,地方官府方才察觉异常,尚未查明缘由,更未及调兵镇压之际,局势已然蔓延开来。
在福建沿海一带横行多年的大盗邓茂七,悄然窜入福宁州地界。
传闻此人麾下聚众逾万,自海岸线一路焚村劫镇,短短数日便深入内陆数百里,所过之处哀鸿遍野。
正当局势危急之际,福建巡抚突然病重,卧床不起,政务陷入停滞。
一省中枢骤然失能,上下惶然。
寻常小股匪徒尚不足惧,人数不过千余,地方衙门还能勉强应对。
但邓茂七势力庞大,单是随行部众便以万计,若不集结大军围剿,断难遏制。
偏偏唯有巡抚有权调度兵马,如今主官无法视事,群臣束手无策。
无奈之下,众官员联名上奏,分遣使者奔赴南京与北京,静候朝廷裁决。
他们心里清楚,倘若坐等命令而不采取任何行动,日后难逃问责。
此时,福建道监察御史耿顾提出对策:
“令各府各县闭城坚守,同时开启武库,将兵器分发至邻近贼患之地的乡民手中,使其自保。”
此议一出,响应者众多。
左布政使原有意反对,见无人附和,又不愿独担责任,只得默然作罢。
福建多地告急的消息很快传至南京。
兵部尚书崔呈秀闻知地方官员无所作为,怒不可遏,斥其庸碌无能。
继而得知巡抚病危,他心中警觉,察觉此事背后或有隐情。
但眼下局势紧迫,不容迟疑,更无暇深究。
当务之急,唯有迅速出兵,平定骚乱,稳住大局。
崔呈秀行事果决,接连发布数道命令。
立即派遣得力官员赶赴福建,主持军政要务,统筹兵力调动。
同时亲自面见李之才,恳请其派兵支援。
他执掌兵部数月,对南方卫所虚实已有了解。
深知那些军营早已空壳,不堪一战,唯一可倚仗者,唯李之才行伍出身、握有实权之军力。
岂料李之才当即拒绝:
“大司马,并非本将推诿,只因无天子明诏,莫说跨省作战。”
“即便一兵一卒,也不得出南京城半步。”
“您还是速派快骑北上,面呈陛下为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