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官场天眼:我能看到清廉值 > 第317章 被当成“学术纠纷”,举报信石沉大海!

第317章 被当成“学术纠纷”,举报信石沉大海!(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317章:被当成“学术纠纷”,举报信石沉大海!

电话被挂断了。

听筒里传来一阵阵忙音,单调,而又刺耳,像是在无情地宣告着一个既定事实的终结。

林渊没有立刻放下话筒。他只是静静地举着,让那冰冷的塑料外壳贴着自己的脸颊。电话那头,王斌那套熟练到近乎本能的官场话术,还在他耳边回响。

“小事。”

“闹情绪。”

“没必要搞得不愉快。”

每一个词,都像一粒微不足道的沙砾,但当它们汇聚在一起,就足以构成一片能吞噬一切的、名为“惯例”的沙漠。而秦峰那封字字泣血的求救信,就是被投进这片沙漠里的一滴水,注定要在落地之前,就被蒸发得无影无踪。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桌上那碗泡面已经彻底没了热气,面条涨成了一团白色的、毫无生气的物体,散发着一股廉价的、令人反胃的甜腻。

林渊缓缓放下电话,目光落在自己的手上。这是一双干净、修长的手,曾批阅过无数文件,也曾亲手将陈光、赵凤年这样的巨贪送上绝路。可现在,他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

他可以摧毁一个有形的敌人,却难以撼动一个无形的体系。王斌不是恶人,他头顶的清廉值甚至还是正数。他只是这个庞大官僚机器里一颗尽职尽责的螺丝钉,他所做的一切,都严格遵循着那本没有写在纸上、却人人都心知肚明的《操作手册》。

在这本手册里,“效率”比“正义”重要,“稳定”比“真相”优先。为了避免“不愉快”,为了不给“兄弟单位”添麻烦,一个年轻人的绝望,可以被轻易地归类、贴标、然后转走,最终在无尽的流程中,被消磨殆尽。

这才是最可怕的。

林渊站起身,那股因彻夜未眠和强行催动【正气之眼】而带来的疲惫,仿佛被这股冰冷的怒火驱散了。他没有再看那碗泡面一眼,径直拉开门,走了出去。

凌晨时分的纪委大楼,空旷得如同一个巨大的洞穴。他的皮鞋踩在光洁的地砖上,发出清脆而孤独的回响,在长长的走廊里传出很远。

信访室在二楼的角落,是整栋大楼里少数几个二十四小时都必须留人的部门。林渊推门进去时,一股混杂着陈年纸张、速溶咖啡和疲惫汗液的味道扑面而来。

房间不大,被一排排顶到天花板的铁皮档案柜挤占得只剩下狭窄的过道。靠窗的办公桌上,两名值班的工作人员正趴在桌上打盹,桌角的台灯还亮着,灯光下,堆积如山的卷宗像一座座永远也翻不完的小山。

听到开门声,一个年轻些的工作人员机警地抬起头,看到门口站着的人是林渊,他瞬间清醒,手忙脚乱地站了起来,碰倒了桌上的水杯。

“林……林书记!”

另一个年长些的也醒了,慌忙整理着自己睡得皱巴巴的衬衫。

“都坐吧。”林渊的声音很平静,他关上门,隔绝了走廊里的寂静。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档案柜,上面贴着不同年份的标签。他知道,这里面的每一个文件夹,都可能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悲欢,一个人的命运。而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最终的归宿,都只是占据这铁皮柜里的一个位置。

“编号xF2023-0815的案卷,拿给我看看。”林渊开门见山。

那个年轻的工作人员,小刘,愣了一下,显然对这个编号有印象。他不敢多问,连忙走到一个档案柜前,拉开一个抽屉,在里面翻找起来。

“书记,您说的是江城大学那个博士生的举报信吧?”年长些的老张一边给林渊倒水,一边小心翼翼地搭话,“王主任刚才来电话交代过了,说已经跟您汇报了。这事儿吧,确实……有点棘手。”

老张在信访室待了十几年,见过的奇葩事比林渊吃过的饭都多。他搓着手,用一种过来人的语气说道:“这种象牙塔里的事,最难办。你说他贪污受贿吧,他一分钱没拿。你说他违法乱纪吧,他又全在规则里头绕。最后闹来闹去,都是学术委员会内部一开会,自己人查自己人,咱们纪委想插手都找不到由头。”

林渊端着那杯温水,没有喝。他看着老张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从上面看不到丝毫的恶意,只有一种被常年琐事磨砺出的麻木和圆滑。

“找到了,书记。”小刘拿着一个薄薄的牛皮纸文件袋走了过来,双手递给林渊。

文件袋很新,上面用钢笔写着“待转出”三个字,旁边还标注着“市教育局”。

林渊接过文件袋,打开。里面只有几张纸。一张是打印出来的邮件原文,另一张是信访室的受理登记表,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处理流程:收件、登记、初审、拟办意见。

在“拟办意见”一栏,写着:“经初步审查,该举报主要涉及学术成果归属权问题,属于学术不端行为范畴。根据相关规定,建议转交市教育局及江城大学纪检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意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