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林渊的返回,山海关的稳固(1 / 2)
天,终于亮了。
第一缕晨光越过燕山,像一把金色的利刃,劈开了关外浓重的夜色,将山海关那巍峨的城楼轮廓勾勒得愈发清晰。
东门城楼之上,一夜未眠的吴三桂亲手将一颗颗木桩竖起。他没有让亲兵代劳,每一个动作都亲力亲为。木桩的顶端,悬挂着左梦庚及其三十六名心腹将领的头颅。他们的眼睛还圆睁着,脸上凝固着死前的惊愕与不甘,在清晨的寒风中微微晃动。
城下的关宁军士卒们,在各自将官的带领下,列队从城门下走过。他们抬头仰望着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如今却成了冰冷的警示。没有人交头接耳,只有一片死寂。那股昨夜由兵变带来的躁动与惶恐,被这三十七颗人头,钉死在了原地。
他们看向城楼上那个高大的身影。他们的总兵大人,一夜之间,仿佛变了一个人。依旧是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但眼中那丝挥之不去的犹豫和阴沉,已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锐不可当的锋芒。
吴三桂的目光扫过下方沉默的军队,声音如同洪钟,响彻整个校场。
“左梦庚等人,通敌叛国,意图献关投降!此乃国贼,人人得而诛之!昨夜,奉兵部林尚书密令,本将已将叛逆尽数就地正法!”
“林尚书有令!凡我关宁军将士,能与大明同心者,朝廷绝不亏待!粮草、军饷,不日即将运抵!援军,已在路上!”
“我吴三桂在此立誓!人在,关在!胆敢再有二心者,这城楼之上,便是他的下场!”
没有太多慷慨激昂的陈词,每一句话都简单、直接,像一记记重锤,砸在每个士兵的心上。
通敌叛国?兵部尚书密令?
士兵们脑子转得不快,但他们听懂了最重要的几点:粮草军饷有着落了,朝廷的援军要来了,总兵大人不降了,要死守了。
这就够了。
对于这些在边关苦寒之地挣命的军人来说,最怕的不是打仗,而是没有盼头。现在,盼头来了。
“愿为总兵大人效死!”
“誓死守卫山海关!”
沉寂的军阵中,不知是谁先吼了一嗓子,紧接着,山呼海啸般的应和声冲天而起,驱散了笼罩在关城上空最后的阴霾。
吴三桂看着下方重新燃起士气的军队,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那个已经悄然离去的年轻人。
……
一处隐蔽的民宅后院,林渊换上了一身普通的商贾衣衫,正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喝得不紧不慢。
小六子在一旁,一边往嘴里塞着胡饼,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大人,您说那吴三桂,以后真能老实?我瞧他那鹰钩鼻子,就不是个安分的主儿。”
林渊将碗里最后一口汤喝完,用袖子随意地擦了擦嘴。
“鹰,得有天空才能飞。我把他脚下的山崖给抽了,再给他指了条能看见太阳的路,他除了跟着飞,还能做什么?”
他顿了顿,看向小六子,“再说,鹰再厉害,也怕猎人的弩。你说对吗?”
小六子嘿嘿一笑,不再言语,只是将最后一块胡饼塞进嘴里,用力地嚼着。他知道,大人说的“弩”,就是他和铁牛他们。
铁牛和猴子带着几名白马义从的核心成员,已经检查好了马匹和行囊,随时可以出发。他们看向林渊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敬畏,多了一丝狂热。
跟着这位大人办事,刺激。
吴三桂一身便服,匆匆赶来。他屏退了左右,只身一人走进院子。看到林渊,他快步上前,抱拳躬身,姿态放得极低。
“大人,城中军心已稳。末将已按您的吩咐,将叛逆头颅悬于东门,并传令全军,积极备战。”
“做得很好。”林渊点了点头,对他此刻的态度颇为满意,“吴总兵,我此行是为公,也是为私。公者,为大明守住国门。私者,为你我挣个前程。今后,你我便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吴三桂心中一凛,郑重道:“末将明白!请大人放心,只要我吴三桂还有一口气在,绝不让一个鞑子踏过山海关!”
“关外多尔衮的使者,还未离去,如何处置?”吴三桂请示道。
林渊嘴角泛起一丝玩味的笑意:“晾着。让他等,让他猜。一条饿了太久的狗,才会更珍惜你丢出去的骨头。现在,我们得先把自家院墙修好。你只需加固城防,操练兵马,做出随时准备血战到底的姿态。他越是看不懂,就越不敢轻举妄动。”
“末将领命。”
“我走之后,铁牛和猴子会留下,带五十名白马义从,听你调遣。”林渊看着吴三桂,语气平静,“他们既是你的助力,也是我的眼睛和耳朵。吴总兵,你懂我的意思。”
这话说得直白,甚至有些不留情面。
吴三桂的心猛地一跳,却没有丝毫被冒犯的感觉,反而觉得一阵踏实。这种把丑话说在前面的方式,远比那些虚伪的客套,更让他心安。
他知道,这是林渊给他的信任,也是一道枷锁。
“大人高义,末将感激不尽!”吴三桂再次深深一揖,“有此强援,末将如虎添翼!”
“好了,我该走了。”林渊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褶皱,“京城那边,还有一堆烂摊子等着我收拾。山海关,就交给你了。”
他没有再多说一个字,带着小六子等人,翻身上马,从一条僻静的小路,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座刚刚经历了一场风暴的雄关。
吴三桂一直站在院中,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路的尽头,久久没有动弹。
晨光照在他的脸上,将他眼中的复杂情绪,映照得一清二楚。有敬畏,有庆幸,更有劫后余生的释然。
他知道,从今往后,他吴三桂的命运,乃至整个大明的命运,都和那个年轻人的身影,紧紧地绑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