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2)
这一夜与枯木生针的时刻截然不同。张良伸手探向背后的树干,果然,枯树并未长出针叶。
整晚张良都精神紧绷,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呜咽与哀嚎不知何时已消散,但他仍未放松警惕。直到黑暗退去,光亮透入,尽管依旧不见太阳。
白昼的到来让张良略感安心。他收回一直握在手中的九尾鞭,揉了揉眉心,就近找了一棵枯树盘膝坐下,闭目凝神,细细回想昨夜之事。
冥思中,张良似乎听到了鸟鸣声,但很快便否定了这一念头。自从来到此地,至少十年间从未见过飞鸟之类的生灵,定是昨夜精神过度紧张以致出现幻觉。如此一想,张良不再理会,继续思索昨夜种种。
然而,不待心境再次沉淀,张良仿佛又听到了风吹叶动之声,伴随着鸟儿欢快的鸣叫。远方似有流水潺潺,连空气都变得清新了许多。
又有一些奇异的声音出现在张良的思绪中,但这一次,这些声音带着无比的熟悉感。
张良内心激动,睁眼一看,果然不出所料,满目皆是翠绿!这才是他熟悉的世界!
这是张良踏入第四关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压抑与焦躁的消散,体会到完全的自由与舒畅。
他贪婪地深吸一口清新空气,许久后才注意到,原本枯干的树木恢复了往日的色彩,曾经坚硬的针刺也变得柔软,就连数年未见的太阳也首次悬于天际。
这反而让张良更加警觉。
他很快镇定下来,明白待在原地并非良策,于是向森林深处行去。
张良走了许久,沿途尽是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景象,未察觉丝毫危险气息。尽管享受这种感觉,他仍未放松警惕。
行走间,张良感觉似乎有人尾随,但每次回头都空无一人。
起初张良以为是自己过于敏感,未予理会。然而这种被跟踪的感觉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不得不引起他的重视。
张良停下脚步,对着森林高声道:“不必躲藏,我已发现你了,出来吧!”
话音未落,惊起群鸟振翅飞离枝头,却依旧无人回应。
张良确信跟踪者已听到自己的话,既然对方不肯现身,或许在等待时机?那就只好设法引他出来了。
“许是我听错了,根本无人跟踪。”张良喃喃自语,随后继续向森林深处走去。
“好险,幸亏我沉得住气没有现身。”不远处,一个身影暗自低语。
张良望见前方几十米处有一条河流阻断去路,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头。他嘴角微扬,继续迈步前行。
“咦?人呢?”一直尾随张良的身影站在小河前,困惑地自言自语。
“是你一直在跟踪我吧。”张良不知何时已倚在一棵大树旁,双臂环抱,斜睨着河边的人影,语气淡然。
那河边的人影虽具人形五官与四肢,却处处不似常人。他身量矮小若孩童,头顶覆盖厚重树叶,仿佛枝叶自颅顶生长而出;衣衫皆由叶片缀成, 露的皮肤呈现树皮质感,颜色也与林木无二。
他的鼻子足有十厘米长,宛若童话中的木偶人;双眼 ,似被强行嵌入面庞;双耳尖长硕大,犹如传说里的精灵。
“还是被你发现了。先说清楚,本大爷可不是跟踪你——我这是在考察你。”河边那人双手叉腰,傲然答道。
“考察?长鼻子,莫非你是守关人?”张良神色认真起来。他寻觅守关人多时,即便眼前非正主,也定知晓通关钥匙的线索。
“无礼!本大爷才不是什么长鼻子,乃是此地树精!”树精首次听闻如此称呼,怒气陡生。
“既是树精,便非守关人。说吧,为何跟踪我?”话音未落,张良掌中已现出九尾鞭,蓄势待发。
“且慢动手!我跟随只为试探你深浅,绝无加害之意。”树精连退数步,声音发紧。
他虽为精怪,然修炼日浅,若受此鞭,不死亦要重伤。
“姑且信你。既探我实力,意欲何为?”张良收鞭近前。
区区树精尚不足惧,纵有异心亦难成气候。
“我虽非守关人,却知其下落。”树精答非所问。
“人在何处?”张良欺身逼近,语带威胁。
“你应我一事,便告知于你。”树精扭脸避开对方视线。
虽心生畏惧,然此事关乎重大,只得强作镇定。
“何事?”
树精闻言展颜:“这般说你是答应了?”
“但说无妨。”张良别无选择。在此漫长时间里,除却索命毒蛛,再无交谈之物。
“好,且听我道来此林秘辛。”
张良此刻虽急于寻找守关人,但听闻森林秘辛后,还是决定先将此事搁置。关于这片森林,他确实有许多疑问亟待解答。
“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