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 > 第142章 触摸真实的脉搏

第142章 触摸真实的脉搏(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沈青云再次来到指挥中心,这次他不再是泛泛地看,而是带着问题,直接调取数据。

他让技术人员调出了近三个月全市“盗抢骗”警情的接处警时间统计分析图。图表显示,平均接警后派警时间在标准范围内,但主城区与边缘城区、白天与夜晚的响应时间存在显着差异。

“为什么城南区的平均出警时间比城北区慢了近两分钟?”沈青云指着图表问。

指挥中心主任支吾着解释:“城南区老旧小区多,道路狭窄,高峰期容易堵车……”

“那凌晨时段的平均响应时间,为什么比白天还慢?凌晨并不堵车。”沈青云追问。

“这个……凌晨警力相对薄弱,有些岗位可能存在……打盹或者脱岗的情况。”主任的声音越来越小。

沈青云又让调取了近一年来通过视频监控直接发现并现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成功案例数据。结果发现,占比低得惊人。

“我们投入巨资建设的‘天网’工程,利用率就这么低?”沈青云语气严肃。

负责视频侦查的支队长硬着头皮回答:“沈局,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部分探头老化损坏,维修不及时;二是……缺乏专业的视频分析员,海量的录像靠人工看,效率太低,很多线索就淹没在里面了。”

看着这些冰冷的数据和牵强的解释,沈青云心中了然。山城公安存在的问题,是系统性的:基层管理粗放,基础工作不扎实;装备更新和科技强警投入不足;指挥调度和勤务运行机制不够精细科学;队伍士气和工作效率有待提升。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共同导致了打防管控效能的低下。

掌握了大量一手情况后,沈青云决定与常务副局长郭勇进行一次开诚布公的谈话。

在他简朴的办公室里,沈青云将几天来调研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地摆在郭勇面前。

“郭局,你是老公安,经验丰富。这些问题,我相信你比我更清楚。”沈青云目光平静地看着他,“基层懈怠、装备落后、指挥失灵、数据沉睡……长此以往,我们拿什么来保一方平安?拿什么来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

郭勇看着那份罗列着具体事例和数据的问题清单,脸色变幻,最终化为一声长叹:“沈局,您看的……很准。这些问题确实存在,有些还是多年的顽疾。我也着急,也想办法推动过,但是……唉,牵扯面太广,历史欠账太多,很多事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经费、编制、还有……一些固有的工作惯性和思维定式,阻力很大。”

沈青云听出了他话里的无奈和潜台词——有些阻力,可能来自系统内部根深蒂固的利益群体或思维模式,甚至可能来自更高层面。

“郭局,”沈青云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凝重而坚定,“正因为是顽疾,才更需要下猛药。正因为阻力大,才更需要我们领导班子,尤其是你和我,统一思想,率先垂范,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我们不能因为难,就畏缩不前,放任问题持续恶化!这是对党和人民极大的不负责任!”

他顿了顿,给出明确方向:“我初步考虑,下一步我们要重点抓好三件事:第一,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纪律作风整顿暨基础工作夯实’专项行动,从最基本的接处警规范、内务管理、执法办案流程抓起,整肃风气,提振精神。第二,成立由你牵头的‘科技信息化与装备建设攻坚小组’,全面评估现有装备和系统,制定分步更新升级计划,我会亲自向市委市政府争取支持。第三,优化指挥调度和勤务运行机制,推动警力下沉,提升警务效能。”

他看着郭勇:“郭局,你是常务副局长,业务精通,在局里威望高。这三项工作,都离不开你的全力支持和亲自推动。我希望我们能精诚合作,共同把山城公安这支队伍带好,把这副沉甸甸的担子挑起来!”

沈青云的话,既点明了问题,给出了清晰的路径,也将郭勇放在了关键位置,既是压力,也是信任和倚重。

郭勇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最终,他抬起头,眼神恢复了之前的锐利和坚定:“沈局,您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我郭勇要是再瞻前顾后,就不配穿这身警服了!您放心,这三件事,我亲自抓,一定落实到位!”

走出沈青云的办公室,郭勇的心情复杂。这位新来的局长,比他预想的更敏锐,更果断,也更有担当。他意识到,山城公安,或许真的迎来了一场变革的契机。而他,必须在这场变革中做出选择。

夜幕下的山城,灯火阑珊。沈青云站在办公室窗前,手中拿着那份写满问题的清单。调研阶段基本结束,问题的轮廓已经清晰。接下来,将是更加艰巨的改革攻坚。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