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燕军横扫四方(2 / 2)
西军与宋江残部秩序井然,交替掩护后撤。
对宋将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算林冲带着三千嫡系兵马离开幽州,前来投靠他。
方天靖闻报,下令卢俊义、张清等部尾随“护送”,但不得主动攻击。
他的用意在驱离,而不是为了歼灭,避免与西军结下死仇。
种师道一路退至白沟河以南的雄州,方天靖的兵马才停止前进,牢牢控制了南京道北部边界。
至此,原辽南京道核心区域,尽数落入方天靖掌控。
与此同时,孙安率领新组建的忠劲军,一路高歌猛进。
景州守将本是汉人,早就无心抵抗,见孙安大军压境,直接开城归降。
孙安兵不血刃,拿下景州,并迅速派兵收复周边诸县镇,一时间,方天靖的声威更盛。
……
卢俊义统领的西征大军,进展更为迅猛。
易州原辽国守军几乎没有抵抗,选择了望风而逃。不跑就是等死,反正后方还有辽国大军。
大军兵锋直指蔚州。
蔚州守将乃是辽国的一员悍将,名唤萧干里刺。他的麾下有一万辽军。
他自恃蔚州城坚池深,又听说宋廷与方天靖已经反目,心存侥幸,企图据城死守,等待援军。
卢俊义大军抵达蔚州城下,并没有急着攻城。
他先是劝降,不成想却被萧干里刺严词拒绝。
原来萧干里刺早已被老国主耶律延禧封官许愿,成了辽国逃亡朝廷的坚定支持者,他甚至还幻想着辽国大军发兵来援。
劝降未果,卢俊义只好令关胜的骑兵隔绝外援,又命鲁智深率步卒准备攻城。
三日后,一切准备就绪。
到了白天,卢俊义先是安排凌振准备,先给守军一阵火炮洗礼。
这已经成了方天靖麾下大军的标配,攻城之前先炮击一通。
火炮的威力让守军胆寒心惊,甚至出现了溃兵。
紧接着鲁智深便亲率忠勇军陷阵营开始攻城。
他本人挥舞着禅杖,勇不可当,率先登城,一连击杀数名辽军,双方在城墙上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
很快城门洞开,卢俊义指挥主力大军抢占城门。
萧干里刺奋力抵抗,但面对卢俊义麾下的精锐士卒,很快就落入下风。
战至午后,南门终于被完全攻破,萧干里刺被卢俊义一枪刺死于马下。
主将战死,余众或降或逃,整个蔚州很快就被拿下。
攻克蔚州,不仅打开了通往辽国西京道的大门,更极大震慑了周边州县。
卢俊义让吕方、郭盛留下驻守蔚州,自己亲率大军向北出发,乘胜进军。
他以关胜骑兵为先锋,迅速扫荡可汗州和儒州;又以朱仝部为主力,攻打奉圣州;鲁智深则率部西进,直指归化州。
沿途州县,闻听蔚州失守,萧干里刺战死,或选择归附、或弃城而逃。
只有归化州守将耶律熊试图凭借周边的堡寨进行抵抗,不料却被鲁智深率领的精锐绕道奇袭破城。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西京道东部的蔚、儒、奉圣、归化、可汗五州之地,尽数平定,与燕京府连成了一片。
捷报频传,方天靖治下的疆域也在急剧扩张。
在虞仲文等辽国降臣的协助下,方天靖开始委任官吏,安抚地方,恢复生产。
同时,他还将新附降兵择优编入各军,使得总兵力得到大幅扩充,达到二十万之众。
一道以燕京为中心,东起平州,西至蔚州,北控长城隘口的坚固防线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平州的卞祥兢兢业业,整军经武,将防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甚至与登州的倪云建立了联系,打通了海上路线。
孙安克复景州后,也被方天靖嘉奖,忠劲军驻防南京道东翼。
这一日,方天靖在燕京节帅府再次召集众将。
大堂之内,喜气洋洋,众将因为最近连番胜利而精神抖擞。
“诸位兄弟辛苦了!”方天靖朗声道。
“赖诸位奋勇,我等已初步站稳脚跟,燕云故土,已经光复大半!此乃清君侧之根基,也是我等安身立命之本!”
“全仗节帅运筹帷幄!”众将齐声回应。
然而,喜悦之下,也有隐忧。
公孙胜第一个说道:“节帅,我军虽连战连捷,但是树大招风。童贯逃回东京,必定极力构陷。宋廷绝不会坐视我等坐大。而且北面金人,也在虎视眈眈,其野心绝非仅止于辽之上京、中京。内忧外患,并未远去。”
朱武补充道:“此外,宋江麾下部众虽损失数千,但原班人马基本完好。此人善于笼络人心,又得到朝廷童贯、高俅之流的赏识,日后必为心腹之患。”
方天靖神色凝重地点点头:“二位先生所言极是。今日之势,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接下来,我军要做的可不止巩固防务、积蓄粮草、整训士卒。还要打通与二龙山、梁山的联系。至于宋江……”
他并没有太在意,“姑且容他苟延残喘几日,不碍大事!”
他停顿一下,继续说道:“传令各军,论功行赏,厚恤伤亡!但记住务必严明军纪,不得扰民!我等举事,为的是清君侧、安黎民,望诸位谨记!”
“谨遵节帅教诲!”众将拱手应命。
方天靖走到舆图前,目光投向了燕京以南的中原腹地。那里才是他的目标所在!
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清君侧”踏出第一步,再无回头之路。
此时此刻,燕京城头上那面“方”字大旗猎猎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