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慢看济公传 > 第41章 昆山县巧逢奇巧案 赵玉贞守节被人欺

第41章 昆山县巧逢奇巧案 赵玉贞守节被人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双方寒暄落座,家人奉上香茶。赵海明道:“久仰李公子才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李文元谦逊地回道:“老伯过奖了。晚生平日只知在书房埋头读书,外面应酬往来多由家兄打理,故此疏于拜见,还望老伯海涵。”

两人又聊了些诗文经典,李文元皆能对答如流,见解独到,显露出深厚的学识功底。赵海明越看越喜。随后,书童研墨铺纸,李文元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写了一副对联: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字迹清秀挺拔,内容亦显谦逊好学之心。赵海明拿着对联,爱不释手,心中已是十分中意。

李文元告辞后,赵海明立刻托付赵国明前去李家正式提亲。这真是姻缘天定,赵国明一去,三言两语之间,这门亲事便说定了。两家都是体面人家,很快便择吉日下了聘礼,行了茶礼。过了半月,又选了黄道吉日,热热闹闹地将赵玉贞迎娶过门。赵海明疼爱女儿,陪嫁的妆奁十分丰厚。

赵玉贞过门之后,与李文元夫妻恩爱,相敬如宾,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一年后,正逢科考之年,李文元踌躇满志地赴省城参加乡试。他自恃才高,以为中举如探囊取物。谁知考场之上,文章憎命达,主考官自有其取舍标准。正所谓:“不要文章高天下,只要文章中试官。”三场考罢,李文元竟然名落孙山!

这一打击对心高气傲的李文元来说,无比沉重。他郁结于心,回到家中便一病不起。才子多病,竟成痼疾。赵玉贞衣不解带,日夜在床前伺候汤药,无奈李文元心病难医,病情日益沉重。最终,这位年轻的才子没能熬过命运的劫数,呜呼哀哉,撒手人寰。

噩耗传到赵家,赵海明夫妇如同万丈高楼失足,扬子江心断缆崩舟,惊痛万分。老两口急忙赶到李家,见到女婿的遗体,不禁老泪纵横。他们又来到女儿房中,想安慰新寡的女儿。却见赵玉贞虽然面色惨白,神情悲戚,眼中却并无泪水。

赵海明的夫人黄氏安人拉着女儿的手,心疼地说:“我苦命的儿啊!你丈夫年纪轻轻就去了,你怎么……怎么不哭出来?憋在心里,更伤身子啊!”

赵玉贞强忍悲痛,声音哽咽却清晰地说道:“爹,娘,孩儿命薄,红颜福浅。但此刻,孩儿不敢放纵悲伤。只因……只因女儿腹中,已怀了文元的骨肉,已有六个月了。我若此时嚎啕大哭,悲痛过度,只怕会损伤胎气,那才是真正的不孝啊!若苍天见怜,日后生下一男,便可为李家延续香火;若生下一女,也是我那苦命丈夫留下的一点血脉……”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深明大义,却又字字血泪,令人心酸。赵海明夫妇听了,又是心疼女儿,又是敬佩女儿的坚忍,只好一边劝慰,一边陪着落泪。

李文芳作为兄长,主持了弟弟的丧事,开吊念经,一切依礼而行。发丧下葬之后,年轻的赵玉贞便开始了守寡的生活。她深知礼法,为自己和未出世的孩子,向大伯李文芳请求,在李家宅院中单独辟出一处清静小院居住,立志为夫守节。

三四个月后,赵玉贞临盆在即。李家派人请来了赵海明夫妇。在产婆的悉心照料下,赵玉贞顺利生下一个男孩。这孩子在父亲去世后出生,按照习俗,乳名取作“末郎儿”(亦有讹传叫“慕生”的),正字应为“未生儿”,意指父亲未能见到儿子出生。人秉天地阴阳之气而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这孩子,便是李家唯一的希望了。

赵玉贞自此更加谨守妇道,独自带着孩子在那个小院里生活,非有呼唤,连仆役都不准轻易进入,真正是“守节三载”,含辛茹苦地抚养着亡夫的遗孤。赵海明夫妇心疼女儿,时常过来探望。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李文元的哥哥李文芳三十岁的寿辰。一天,赵玉贞对前来探望的父母说:“爹,娘,明天是我大伯李文芳的寿辰。虽说文元不在了,但礼数不能缺。请二老明天备一份寿礼过来,给他祝寿。也好让他看在亲戚情分上,日后多照应照应我这苦命的孩子。”

赵海明夫妇觉得女儿说得在理,点头答应:“女儿放心,我二人明日必到。”

第二天,赵海明夫妇备好了寿礼,先派家人送去了寿烛、寿酒、寿桃、寿面等物,还有一轴精心装裱的寿幛。随后,黄安人乘坐小轿,赵海明骑着马,带着几个仆从,来到了李府。

只见李府门前车马盈门,宾客云集,十分热闹。李文芳既是本县的孝廉公,又是家财万贯的乡绅,平日里结交广泛,今日寿辰,自然是贺客盈门。许多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甚至不相干的人,也都借机前来攀附。

李文芳正值而立之年,意气风发,在家中大排筵宴,款待各方亲友。赵海明夫妇作为亲家,被奉为上宾。李文芳亲自作陪,对赵海明说:“亲家翁,自打我兄弟去世后,你我久未畅谈。今日趁此机会,等晚间宾客散去,家中备有薄酒素菜,你我二人正好可以好好叙谈一番。”

赵海明点头称是。到了掌灯时分,喧闹了一天的宾客陆续散去。李文芳果然在书房另摆了一桌精致的酒菜,与赵海明二人对坐,慢饮小酌,聊些闲话。

约莫初更时分(晚上七点到九点),书房内烛火通明,二人谈兴正浓。忽然,一个丫鬟神色慌张地端着一个熄灭的灯笼跑了进来,站在桌前,气喘吁吁地说:“亲家老爷,员外爷,不好了!方才可吓死奴婢了!”

李文芳皱眉问道:“何事惊慌?慢慢说。”

那丫鬟抚着胸口道:“方才余太太(可能是李文芳的夫人或其他女眷)和大奶奶在上房吃酒,吩咐奴婢去东院请二奶奶(即赵玉贞)过来一同用些点心。奴婢走到东院门口,那门口正对着书房这边,忽然看见……看见一条黑影‘嗖’地一下闪了过去!奴婢吓得魂都没了,灯笼也掉在地上灭了!也没看清到底是什么……”

李文芳和赵海明一听,心中俱是一惊,生出不祥的预感。李文芳立刻命丫鬟重新点好灯笼,二人起身,跟着丫鬟快步来到东院——也就是赵玉贞寡居的那个小院门口。

丫鬟上前拍门,喊道:“二奶奶!二奶奶!开开门!”

只听院内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院门“吱呀”一声从里面被拉开!更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门开处,竟冲出一个赤身露体、衣衫不整的男子!那男子一见门外有人,也吓了一跳,慌忙低头就想往外冲!

李文芳和赵海明借着灯笼的光亮,看得真切!赵海明惊得“啊呀”大叫一声,几乎晕厥!李文芳也是目瞪口呆,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这深更半夜,在守寡的弟媳院中,怎么会跑出一个赤身男子?!这简直是晴天霹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