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孙二虎喊冤告雷陈 常山县义土闹公堂(2 / 2)
孙康氏听到“拔刀”二字,想起昨夜屈辱,悲愤交加,喊道:“可恨!可恨啊!”
冯知县问:“你恨什么?”
孙康氏指着自己的肚子,泪如雨下:“我恨此刻堂上无刀!若有利刃,我情愿当场剖开这肚子,让老爷、让众人看看,里面到底是孽种,还是要人命的病灶!以证我的清白!”
她这话本是激愤之语,谁知雷鸣是个直肠子,一听之下,竟觉此法甚好!他大喝一声:“好!你这妇人既有此胆量,雷某成全你!” 说着,“沧啷”一声竟将自己的腰刀拔出,掷于地上!“此刀锋利无比!你若真是病症,雷某替你报仇!若是胎……哼,你也自明白!”
这一下变故突生,满堂皆惊!孙康氏竟真要去拾那刀!旁边衙役眼疾手快,抢先一步将刀夺下。
冯知县见状,勃然大怒!惊堂木拍得山响:“好个胆大包天的雷鸣!竟敢在公堂之上,本县面前,亮刀行凶!藐视王法,咆哮公堂!来人啊!给我拖下去重打!”
说着,冯知县伸手便要去抽令签。然而,就在他手指触到签筒的瞬间,动作猛地僵住了!只见那支要抽出的签上,竟不知何时,挂着一个小小的纸包!
冯知县心中惊疑,取下纸包,打开一看,里面并无他物,只有一张字条。他展开字条,只看了一眼,脸色骤变,倒吸一口凉气!随即,他脸上的怒容竟瞬间消散,换上了一副和颜悦色,甚至带着几分赞许的笑容。
他轻咳一声,对雷鸣、陈亮道:“嗯……雷鸣,本县看你倒是个耿直爽快的汉子!陈亮也言语清晰,颇有见地。方才本县一时气恼,错怪了好人。来人啊!速速备下一桌酒席,本县要赏赐他二人,压压惊!稍后,本县定会为你二人主持公道!”
这番转变太过突兀,堂上众人都愣住了。雷鸣、陈亮更是面面相觑,不知这知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既然有酒席,总比挨板子强,二人只好谢恩,被衙役引到偏房等候。
来到偏房,陈亮压低声音对雷鸣说:“二哥,不对劲!这酒席怕是‘断头饭’!老爷态度突变,必有蹊跷!我看他是要用‘稳军计’,先把我们稳住,再设法捉拿!”
雷鸣却满不在乎:“管他呢!先吃饱喝足再说!就算要杀头,也得做个饱死鬼!”
陈亮猜得没错。原来,冯知县看到的那张字条上,赫然写着四句偈语:
雷鸣陈亮恶贼人,广结天下众绿林。
前者劫牢反过狱,原为恽芳系至亲。
这没头没脑的指控,让冯知县心惊肉跳!联想起不久前常山县确实发生过蓬头鬼恽芳被群贼劫牢反狱的大案,再看雷鸣那口刀,似乎与案发现场遗落的贼人兵刃相似……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若他二人真是劫牢重犯,自己手下这些衙役恐怕难以擒拿。因此,他立刻改变策略,先用酒席稳住二人,同时火速派人去请恰在县衙的小玄坛周瑞和赤面虎罗镳前来助阵。他甚至想到,要将大牢中的恽芳提出来当堂指认!若恽芳指认雷鸣、陈亮是同党,那便是铁证如山!
然而,就在冯知县准备签发提审恽芳的令牌时,堂外突然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喊冤声:
“青天大老爷啊!冤枉啊!冤死小人啦!”
紧接着,一个身影跌跌撞撞地闯上公堂,不是别人,正是济公和尚!他手里还拉着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
冯知县一愣:“圣僧?您这是……”
济公却不答话,指着那书生对冯知县道:“县太爷,你先别忙乎那俩傻小子的事了!赶紧问问这位相公,他家的冤屈,可比你那案子急多了!”
冯知县定睛一看,那书生面色惨白,浑身发抖,眼中满是惊恐和绝望。他心中疑惑,这济公和尚突然出现,又带来一个喊冤的书生,究竟所为何事?而偏房之中,那桌看似恩赏实则暗藏杀机的酒席,又该如何收场?这场围绕雷鸣、陈亮的官司,陡然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