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革新艰难(1 / 2)
数日后,高成磊同司文元几人商议好了订单分配,便开始就手头这些订单进行生产织造。
而布商们承诺的原棉、工坊等,也都陆陆续续送到了高成磊的手中。
“松江布商真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啊!”
高成磊看着手中地契忍不住叹了一声,若是当初他们能力挺朝廷、工部,同大明共进退,眼下这些订单,也都是他们的,轮不到自己来分配。
若是如此,他一个外来户,也插不进松江布业,只能等着蒸汽机什么时候推广到他徽州府才行。
如今,便是因为这些人格局小眼界短,这才给了自己一个天大的机会。
他不仅成为了松江布业的领头人,更是让朝廷都欠了他一个人情,接下来面对罗刹贸易,他也有了优势。
这日,听闻王徵准备回京述职,高成磊带了些特产礼物,亲自上门去拜见。
王徵自然是要见他的。
他的行装已大致打点妥当,案头堆积的图纸文书也已整理归档,准备移交给徒弟。
他此番回京,既要述职,也是希望同皇帝禀明,确定蒸汽织布机的下一处推广之地。
高成磊被引进来时,王徵正负手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工坊区依稀可见的烟囱。
“草民高成磊,拜见王侍郎!”高成磊恭敬地行礼。
王徵转过身,脸上带着难得的温和笑意,“成磊来了,坐,不必多礼,你如今可是我松江布业的功臣。”
“王侍郎谬赞。”高成磊谦逊道,在下首坐了半个身子,“全赖王侍郎改进神机,朝廷鼎力支持,草民不过略尽绵力,顺势而为罢了。”
“顺势而为,亦需有过人之胆识与眼光。”
王徵摆摆手,示意他不必过谦,“此番入京,老夫定当将你在棉布困局中,勇于任事,顾全大局的功绩,如实禀明陛下,朝廷,不会亏待有功之臣。”
高成磊心中激动,知道罗刹贸易资格大概率能成,连忙起身再拜,“多谢王侍郎提携,草民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朝廷与大人厚望。”
重新落座后,高成磊见王徵心情颇佳,沉吟片刻,小心翼翼地提出了盘旋在他心中已久的疑问。
“王侍郎,草民有一愚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草民观此蒸汽织机,用于棉布,可谓如虎添翼,功效倍增,既然棉布可行,那...丝绸,不知是否亦可借助此机之力,革故鼎新?”
他顿了顿,观察着王徵的神色,继续道:“丝绸织造,工序更为繁复,对提花、力道要求极高,全赖织工巧手,产量有限,若能以机械之力,仿效甚至超过人工,织出更繁复、更精美的锦缎,其价值...恐非棉布多能企及,届时,我大明丝绸,必将真正独步天下,无人能及!”
“关于蒸汽机用于丝绸一事,老夫...并不是没有想过啊...”王徵起身,示意高成磊跟上。
“奇想方能开新局,然,老夫试过后,才知其路之艰,远超棉布十倍不止。”
高成磊跟在王徵身后朝后堂走去,听他这话的意思,是已经想过用蒸汽织机织丝绸,只不过是失败了?
二人走到后堂放置着最新一代蒸汽织机前,王徵指着织机朝面露疑惑的高成磊解释道。
“蒸汽织机用于丝绸,难在‘力’与‘巧’难兼,棉布织造,求的是均匀、紧密、有力,蒸汽机正可大显身手,而丝绸...尤其是云锦、松锦,其妙在‘巧’和‘变’...”
高成磊做的就是丝绸生意,王徵这话一说,他哪里还能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