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搞钱传奇 > 第17章 新朝钱弈:金融先行者王莽17

第17章 新朝钱弈:金融先行者王莽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朝始建国元年十一月,长安西市的寒风卷着碎雪,刮在人脸上像小刀子割。可比寒风更冷的,是市集上此起彼伏的争吵——二十几种“宝货”堆在商贩案头,金、银、龟、贝、钱、布混在一起,像堆杂乱的废品,每个商贩手里都攥着一本皱巴巴的“换算表”,却没两个人的表是一样的。

陈阿公裹紧身上的破棉袄,怀里揣着十枚“小泉直一”(按宝货制规定,1枚小泉值1铢五铢钱,10枚该值10铢,约合2枚五铢钱),站在张老三的粮铺前,冻得嘴唇发紫:“张掌柜,我用这十枚小泉,换一斗米行不行?”

张老三低头翻着自己画的“换算表”,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小泉直一=0.8铢五铢钱”,他抬头瞥了眼陈阿公的小泉,摇了摇头:“阿公,按我的表,十枚小泉才值8铢,不够一斗米(一斗米需10铢五铢钱等价物)。要么再加三枚小泉,要么用半匹绢布补差价。”

陈阿公心里一沉——昨天他来买粮,张老三还按“小泉直一=1铢”算,今天就变了。他转头看向隔壁的盐铺,盐铺掌柜的“换算表”上写着“小泉直一=0.7铢”,更黑。“怎么一天一个价?”陈阿公急了,掏出怀里的“宝货制诏令”,“陛下的诏令上写着小泉直一就是1铢,你们怎么能乱改?”

“诏令?”张老三冷笑一声,指了指街对面的布坊,“你看何武家的布坊,用一枚‘龟甲币’(宝货制中龟货一品,规定值300铢五铢钱)换二十匹绢布,按诏令龟甲币才值300铢,合60匹绢布——他们都乱改,我凭什么按诏令算?”

陈阿公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果然看到布坊前围满了人,何武的管家赵成站在台阶上,手里举着一枚巴掌大的龟甲币,声音洪亮:“诸位乡亲!龟甲币稀缺,现在一枚能换二十匹绢布、十石粮!要换的抓紧,过几天还得涨!”

人群里的周小五挤出来,手里攥着三枚小泉,脸涨得通红:“我早上用三十枚小泉换了一枚‘小布一百’(规定值100铢),结果去买粮,掌柜的说小布一百只值80铢——我亏了二十枚小泉!这宝货制就是骗人的!”

这话像点燃了炸药桶,百姓们瞬间炸了。有人把手里的“大布黄千”(规定值1000铢)往地上一摔,骂道:“这破布钱,昨天还能换五石粮,今天只换三石!王莽是想把我们都坑死!”有人举着龟贝币往布坊冲:“把龟甲币的价格降下来!不然我们砸了你的布坊!”

混乱中,陈阿公怀里的小泉掉在地上,被人群踩得变形。他蹲在地上,颤抖着去捡,指尖摸到一枚被踩扁的小泉,上面的“直一”二字已经模糊——这是他用半筐红薯换来的,现在连半斗米都换不到。他突然想起王莽在授田仪式上的承诺,想起纯铜新钱刚铸出来时的光亮,眼泪混着雪水,滴在冰冷的青石板上。

而此刻的何武府里,温暖如春。何武坐在火盆边,手里把玩着一枚龟甲币,听着赵成的汇报:“大人,龟甲币已经从一枚换十石粮,炒到二十石了!百姓手里的小泉、布钱都不值钱了,都来求咱们换龟甲币——咱们这几天就赚了五十匹绢布、三百石粮!”

“做得好。”何武呷了口热茶,嘴角勾起一抹笑,“王莽想用水浑摸鱼,打破咱们的五铢钱垄断,可他忘了,只要咱们能操控宝货的价格,不管他出多少种货币,财富还是攥在咱们手里。”他顿了顿,又说,“再去把龟甲币的价格涨涨,涨到一枚换三十石粮——我要让百姓知道,离了咱们豪强,他们连粮都买不到。”

赵成领命而去,何武看着窗外的雪,心里盘算着——等百姓闹得再凶点,他就联合其他豪强上书,逼王莽废了宝货制,重新用五铢钱。到时候,他私藏的那些五铢钱,就能翻倍升值,新朝的财富,还是他的囊中之物。

可他没等到上书的机会,边关的战书就先到了。

皇宫御书房里,王莽正对着一张“宝货换算纠纷表”发愁——上面记着西市一天内发生了上百起换算冲突,有百姓因换钱吃亏自杀的,有商贩因换算不一斗殴的,刘歆站在旁边,脸色比纸还白:“表哥,再这样下去,长安就要乱了!刚才户部来报,各地都在闹‘宝货慌’,有的郡县甚至恢复了‘以物易物’,新朝的货币体系,快崩了!”

王莽刚要说话,内侍突然跌跌撞撞地跑进来,手里举着一封染血的战书,声音带着哭腔:“陛下!匈奴……匈奴又打过来了!他们攻破了雁门关,杀到代郡了!这是他们送来的战书!”

战书摔在案上,墨迹被雪水洇开,上面的字像淬了血:“新朝以龟贝废铜,戏我匈奴!限三日内,献黄金万斤、五铢钱百万枚赎城,否则踏平长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