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秦维松的震惊(2 / 2)
饶是秦维松涵养过人,胸有城府,看到支票上一大串晃眼的“零”,也震惊得从座椅上弹了起来。
“多少?”他有点不敢相信。
“十亿!”张去益不动声色,“钱不是问题,如果不够,还可以再加!”
秦维松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又猛地被抛向高空。
他下意识地扶住了桌面,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才勉强稳住有些发软的身形。
“十亿!”
这个数字在他脑海中轰然炸开,化作一片炫目的白光,几乎剥夺了他短暂的思考能力。
他执教、执棒数十载,经手过的演出费、赞助款也算不少,但从未见过,甚至从未想象过,有人会为了一个艺术项目,如此轻描淡写地拿出这样一笔天文数字。
震惊过后,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和狂喜交织着涌上心头,几乎让他这个向来沉稳的老艺术家湿了眼眶。
他的思绪瞬间飞回了那个他倾注了半生心血,却始终在资金困境中挣扎的首都乐团。
他想起了乐团那几件用了十几年、音色已不如从前却无钱更换的定音鼓和低音贝斯;
想起了排练厅角落里那台总是跑调、键位松动的老式钢琴,每次有重要来宾参观,都恨不得用布把它盖得严严实实;
想起了去年为了筹办一场重要的国际交流音乐会,他拉下老脸,陪着笑脸,辗转于各个企业老板之间,磨破了嘴皮子,最终拉来的赞助却只够覆盖最基本的场地和宣传费用,乐团成员的演出补贴都不得不一削再削;
想起了团里那些极有天赋的年轻乐手,因为待遇问题,在现实与理想间痛苦徘徊,最终有人黯然离开,去做了薪酬更高的培训老师……
每一分钱的短缺,都像一道细小的镣铐,束缚着艺术展翅高飞的翅膀。
首都乐团,这个名字听起来光鲜亮丽,承载着无数荣光,可只有他这个当家人知道,维持它的运转,推动它的前行,需要耗费多少心力,尤其是在“钱”这个最现实、也最残酷的问题上。
他常常在深夜独自面对账目发愁,为下一季的运营费用,为乐手们那并不可观的薪资能否按时发放而忧心忡忡。
艺术需要纯粹,但展示艺术的平台,却无法脱离现实的土壤。
而现在,张去益,这个他原本以为只是才华横溢、家世显赫的年轻人,竟随手递过来一张足以将首都乐团从所有财务泥潭中彻底托起,甚至能将其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的支票!
这不仅仅是钱,这是燃料,是翅膀,是能让濒临枯萎的艺术之花重新绽放生机与活力的甘霖!
有了这笔资金,他不仅可以立刻更新所有陈旧的乐器,改善乐团的排练和办公环境,大幅提高乐手待遇以留住人才,更能聘请世界顶级的音乐家进行交流,打造最精良的舞美和录音,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冲击更高水平的艺术殿堂!
秦维松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压下胸腔里翻江倒海般的情绪。
他抬起头,重新看向张去益,眼神已经完全不同了。
之前是欣赏其才华,感慨其思想深度,此刻,却带上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沉重的感激与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