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升级ME(1 / 2)
飞讯上与远安国际总裁张定远五十寿宴有关的热点迅速被关于战争的话题所代替。
但张去益的名字出现在这些话题中的频率却越来越高。
可以说,近两年来,华夏军队的各种先进装备层出不穷都与张去益的研究有关。
这并非空穴来风。
稍有军事和技术常识的人都逐渐意识到,近两年来,华夏军队如同经历了一场静默的“科技奇点”,各类先进装备呈井喷式涌现,其背后几乎都绕不开张去益这个名字。
小型核聚变技术的成功应用与微型化,是这一切变革的基石。这并非传统意义上庞大的核电站,而是被集成进战舰、甚至大型战机与机甲体内的能量之心。它提供了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和磅礴动力,使得能量武器的大规模部署、全域信息节点的持续运行成为可能。
战场上,华夏的装备因此摆脱了对传统燃料补给线的依赖,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战术灵活性。
量子光刻机的横空出世,突破了传统硅基芯片的物理极限,使得制造承载超级人工智能(ME)的复杂计算单元成为现实。ME不仅仅是程序,它是一个持续进化、拥有庞杂知识库和近乎直觉式决策能力的数字智能。它统筹着从单兵装备到战略指挥层的每一个环节,分析卫星数据、预判敌军动向、协调无人机蜂群、甚至能在微秒级别内接管受损单元的控制权,是名副其实的“战争大脑”。
而各种新型复合材料的出现,则彻底重塑了华夏军备的“躯体”。
基于纳米级编织技术和奇异原子排列的超强韧材料,赋予了战机与舰船前所未有的防御力与隐形特性;模仿生物肌肉纤维结构的高分子聚合材料,让机器人军团和动力外骨骼拥有了媲美甚至超越生物的运动能力与爆发力;而高效的能量导引与散热材料,则是能量武器得以稳定、持续发射的关键。
在这一系列革命性科技的支撑下,华夏的军事力量完成了质的飞跃:
在空中,新一代隐形战机不再仅仅是“难以被发现”,它们能凭借聚变能源实现长时间超音速巡航,在ME的辅助下,其机动性超越了人类飞行员生理极限,配合机载定向能武器,成为绝对的制空权掌控者。
在地面与海洋上,自主攻击的无人机、无人艇、无人坦克形成了协同作战的“智能蜂群”。它们数量庞大,行动高度协同,通过ME共享信息,可执行渗透、突击、侦察、封锁等复杂任务,令传统的防御体系疲于应付。
而与之配合的,是行动迅捷、战术灵活的机器狗与机器人军团,它们能适应极端环境,执行高危攻坚任务。
最令人瞩目的,是已悄然部署在近地轨道上的综合性定向能卫星武器平台——“湮灭”系统。这些平台同样由ME统一协调,既能对地表高价值目标实施精准的动能或能量打击,也能在反导、反卫星作战中构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这一切,在华夏那完整且高效迭代的先进工业体系支持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迅速成军。
张去益的名字,也因此从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逐渐演变成一个象征——象征着华夏国在科技领域,尤其是军事科技领域,那令人震撼的、足以改变战略格局的绝对实力。
他本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被所有华夏人重点关注的焦点人物。
…
对这一切,张去益并不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