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他不为案首,谁为案首?(2 / 2)
只不过是恰巧被他们碰到了而已。
想到这里,他们都有些好奇,沈临最后能够走到哪一步了,虽然县试最简单,过了院试,再往后走,每一场都难于登天,但如果他能够凭借如此天赋,未来还真不可限量。
“此子,当为第一!”林老率先开口。
“不错,非他莫属,此文之才,冠绝全场,其他人无人能比!”钱老也不置可否。
县试第一场便是正场,若是能够在这一场当中,便能够断层式地领先其他人,便直接能够决定案首的位置。
更何况这样的文章拿到院试当中都是大好的文章,如果是一个小小的县试还拿不了案首的话,那才是真正的贻笑大方。
“本县,也是如此想法!”柳岱点点头,说到他心坎上去了。
就在众人达成共识之际。
周教谕也从最初的极度震惊中冷静下来,但他冷静下来的第一个反应,是深深的忧虑。他眉头紧锁,看向柳岱,语气沉重:
“县尊,下官并非质疑此子之才,只是此事太过骇人听闻,一旦发榜,此子以十岁之龄,力压所有人,下官恐怕,引起的非但不是美谈,而是一场滔天巨浪啊!”
他顿了顿,继续道:“届时,质疑其舞弊之声必将四起,即便我等以项上人头担保,恐也难以堵住悠悠众口!更何况……”
他压低了声音,目光扫了一眼门外,意有所指,“县衙之内,也并非铁板一块。若有人借此生事,攻讦县尊取士不公,后果,不堪设想啊!”
“若是我们能够压一压他的话,说不定影响便没那么大了。”
周教谕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火热的心头。
沈临的才华越惊人,他的出身和经历越离奇,放榜后引发的风暴就可能越猛烈。
这不仅仅关乎沈临一人的前途,更关乎柳岱的官声。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聚焦到了柳岱身上。
这是一个棘手无比的难题,处理起来很麻烦。
柳岱迎接着三人忧虑的目光,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他脸上的激动之色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冷静和决断。
沉默了片刻,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三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周教谕所虑,正是关键所在,此子之才,惊世骇俗,福兮祸之所伏,然而……”
他话锋一转,眼中锐光一闪:“我辈读书人,为朝廷取仕,首重为何?”
“公平公正!”
“若因惧怕非议、担忧构陷,便埋没此等经天纬地之才,那我等与那些蝇营狗苟之辈,又有何异?”
“若是有人质疑,便让他来看此文,若有人敢生出别的心思,本县也绝不惧怕,就让他们来吧!”
“本县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何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即便是农家子弟,也可凭借科举走上青云之路!”
“明日发榜,将他列为头等!”
“等县试结束之时,若还无人能超过他,他便为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