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七零养崽崽:哄知青少爷入赘了 > 第59章 受人尊敬

第59章 受人尊敬(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谁干活实诚,谁爱偷懒耍滑,他心里都有一本账。

没人有异议。

大家静静地听着,目光里满是信任。

曲晚霞说话算数,从不空口白话。

她不是靠嘴皮子指挥,而是带头干、抢着干。

临走前,曲晚霞又特意叮嘱了程秀丽几句。

拖拉机的盲区本来就大。

尤其是后轮和车头连接的地方,驾驶员根本看不到。

小孩子天性活泼,又不懂危险。

万一在地里乱窜,被车子碾到,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村子附近还有一条河。

河水虽然不深,可要是孩子贪玩落水,也容易出大事。

现在正是抢收的关键时候,大人们都忙着在田里收割庄稼,没人顾得上照看孩子。

真要出了什么事,连个能喊救命的人都找不到。

“村长,你放心,我一个都不落下,全看紧了。”

程秀丽认真保证。

她一边说话,一边把围裙系得更牢了些。

村里这些孩子,都是乡亲们的命根子,一个都不能出事。

“我相信你。”

曲晚霞点头,语气坚定。

她看人极准,从不轻易许诺。

但一旦说了,就一定会做到。

她懂人,也明白读书重要。

所以在村里办了小学,老师是当年下乡来的知青。

那些知青,有文化、有见识。

本是城市来的年轻人,却被时代推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

曲晚霞知道,他们心里也曾有过怨愤。

但她更明白,知识是改变命运的钥匙。

于是她力排众议,腾出村中最好的一间屋子。

铺了水泥地,刷了白墙,挂上黑板,办起了村小。

这几年日子好了,没人再逼着孩子下地挣工分了。

都想让孩子读书,将来干点不晒太阳、不扛锄头的活儿。

他们村的小孩上学率,全镇第一。

以前,孩子们五六岁就得跟着大人下田,捡麦穗、摘豆子。

一天干下来,工分还不到一角钱。

如今不同了,谁家要是不让娃上学,反倒会被邻里笑话。

村里的墙头还刷着红漆大字。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为了让大人安心干活,她又建了托管班,把所有娃聚在一起管。

每天天刚亮,孩子们就背着小书包,陆陆续续往村头那间教室跑。

放学后,老师走了。

程秀丽就带着几个热心的婶子守在教室里,看孩子写作业、讲故事、做游戏,一直到大人收工回来接人。

托管班的门从来不锁。

谁家孩子晚来早走,都能随时进。

村民总说:这日子,以前连做梦都不敢想。

知青们也是。

当初来时,以为一辈子要低头耪地,汗滴土里。

那时候,他们穿着城里带来的旧布鞋,踩在泥泞的田埂上,心里满是迷茫。

有些人夜里偷偷写信,想求父母托关系调回城市,却一次次石沉大海结果呢?

反而当上了老师,天天坐在教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他们拿着不算高的工资,却比种地轻松太多。

更重要的是,受人尊敬。

村里人见了他们,会点头哈腰地喊一声“老师”。

孩子们也仰着脸,眼里闪着求知的光。

曲母从曲晚霞一开口,眼睛里满是骄傲和疼爱。

她一直坐在角落的小板凳上,听着女儿说话,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每当曲晚霞讲到一处,她就轻轻点头,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她觉得自己这闺女,简直是老天赏下来的福星。

回家路上,嘴巴就没停过。

“闺女啊,你太牛了!我活了这把年纪,从没见过你这么能干的。啥事儿到你手里,都办得利落。话不多,句句在点上。我上辈子是烧了高香,才能生出你这么个好闺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