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监管法案(2 / 2)
“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成本,但长期来看是有利的。”苏锦拿出一份分析报告,“你看,建立信用档案后,好商户的信誉会提高,生意会更好;价格公示后,消费者更信任,市场会更活跃;质量标准化后,产品竞争力会增强。”
最有趣的是《抠门军事保障法》的起草。
“这个法案要解决军队的后勤保障问题。”苏锦说,“第一条,建立军需物资统一采购制度。所有军需物资都要通过竞价采购,确保质量和价格。”
“第二条,实行军费透明制度。军费的使用情况要定期公布,接受监督。”
“第三条,建立军需物资储备制度。要有足够的战略储备,应对突发情况。”
一个武官问:“苏大人,这个军费透明制度会不会泄露军事机密?”
“不会的,我们有抠门保密分级制度。”苏锦拿出一份文件,“军费信息分为三级:公开级、内部级、机密级。公开级的信息可以向社会公布,内部级的只在军队内部公开,机密级的严格保密。”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五大法案终于起草完成。但是苏锦还有最后一招——法案成本效益分析。
“各位,法案写完了,但是我们还要做一件事情——算账。”苏锦拿出一个巨大的表格,“这是我设计的抠门法案成本效益分析表。”
大家看着这个表格,都被震撼了。表格详细列出了每个法案的实施成本、预期收益、风险评估、实施难度等等。
“你看,《抠门财务管理法》的实施成本是十万两银子,主要用于培训人员和建立系统。但是预期每年能节省财政支出五十万两,三年就能收回成本。”
“《抠门商业监管法》的实施成本是五万两,但是能促进商业发展,预计每年增加税收二十万两。”
“《抠门军事保障法》的实施成本是八万两,但是能提高军队战斗力,减少军费浪费,每年节省军费三十万两。”
一个老文书感慨道:“苏大人,您这样算账,连立法都要算成本效益,真是前所未有啊!”
“这就是抠门立法的精髓。”苏锦说,“法律不是摆设,是要花钱执行的。如果一个法律的执行成本太高,或者效益太低,那就不是好法律。”
法案完成后,苏锦又设计了一套“抠门法案推广方案”。
“法案写完了,但是怎么让大家接受和执行,这是个大问题。”苏锦说,“我们要用抠门推广三步法:第一步,试点示范;第二步,培训推广;第三步,监督执行。”
“试点示范就是先在几个州府试行,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培训推广就是派人到各地培训官员,教他们怎么执行。监督执行就是建立检查机制,确保法案落到实处。”
李管家佩服地说:“大人考虑得真周到。不仅要立法,还要考虑怎么执行。”
“这就是抠门系统思维。”苏锦说,“立法只是第一步,执行才是关键。如果法案不能有效执行,那就是一纸空文。”
半年后,五大法案正式颁布实施。各地反响热烈,都说这些法案既实用又有效,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大人,朝廷来信了!”李管家拿着一封信跑进来,“皇上对您的立法工作非常满意,特别嘉奖!而且要求您继续完善法案,建立更完整的法律体系!”
苏锦接过信件,看了看说:“这只是开始。我们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抠门法律体系,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
“大人的目标真是远大。”李管家感慨道。
“这叫抠门法治思维。”苏锦指着墙上的法案条文,“真正的治理不是靠人,而是靠制度。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国家才能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