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质疑之声(2 / 2)
不过,那名为“水泥”的东西,凝固后竟坚硬如石,倒是让他们这些老师傅都啧啧称奇,隐约觉得这新东家或许真有点不一样的门道。
豪州的商界,依然是漠视与潜在的排挤。
豪州城内的各大商行、商会很快也得知了城外来了个“华夏商会”,盘踞在鸟不拉屎的石头村。
起初还有些警惕,派人打探了一番。
但当探子回报,说对方不务正业,只顾着盖房子、烧石头,并无任何传统商业举动时,大家都松了口气,随即转为轻视。
“哼,原是个不懂行的土财主,钱多了烧的。”豪州米行行首嗤笑道。
“在石头村盖房?怕是脑子被石头砸了!不必理会,料他也挤不进咱们的圈子。”绸缎庄的老板摇着扇子。
“正是此理!只要我等抱团,这豪州商界,就没他外来户插足的份!”众商贾纷纷附和。
他们认定华夏商会不足为虑,甚至已经预见到其资金耗尽、灰溜溜滚出豪州的那一天。
而最大的隐患,则来自于看不见的暗处。
华夏商会大手笔采购青砖、雇佣大量人手、以及那神秘运入的“铁条”(钢筋),虽然自身尽量低调,但还是引起了一些不法之徒的注意。
尤其是城外几股占山为王的土匪,早已通过自己的眼线盯上了这块“肥肉”。
“大哥,打听清楚了!那石头村新来的什么商会,可是头肥羊!光是买地就花了一万斤粮食!现在天天在那盖大房子,运进去的东西多了去了!”一个尖嘴猴腮的探子正向山寨头目禀报。
“一万斤粮食?!”土匪头目眼中冒出贪婪的绿光,“妈的,真是有钱没处花!兄弟们正好最近手头紧!都给老子盯紧了!等他们房子盖得差不多了,油水更足的时候,咱们就去替他们‘暖暖房’!”
类似的对话,在好几处山寨中都在上演。
在土匪看来,华夏商会就像是一只抱着金元宝走在闹市里的婴儿,几乎毫无自保能力(他们尚未意识到团练的存在或实力),只等时机成熟,便可下手抢夺。
各方反应,周才通过廖九的汇报和自己的神识探查,早已了然于胸。
官府的轻视,正中下怀,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干扰。
工匠的疑虑,会随着时间和发展而自然消散。
商界的排挤,他自有商品破局。 至于土匪的威胁……周才眼中寒光一闪而逝。
他之所以急于建成坚固的据点并训练团练,防的就是这一手。
“让他们笑吧,闹吧。”周才站在初具雏形的工地旁,看着正在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地基,语气平静无波,“待大厦建成之日,便是尘埃落定之时。届时,希望他们还能笑得出来。”
华夏商会的崛起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但所有的轻视与威胁,都将在不久之后,被事实碾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