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宁静下的暗流与临阵变招(2 / 2)
“长官,我们到了,这里就是海天路与南山路的交叉口,一号卸货点。”
负责驾驶的特遣队员利落地拉上手刹,回头汇报道。
冰喻和柒霖向他点头致意,随即推门下车。
双脚刚一踏上地面,一股混合着轮胎橡胶味和清晨微凉空气的气息扑面而来。
眼前的十字路口,已然被改造成了一个临时的军事化集结点。
三辆迷彩涂装、棱角分明、透着一股钢铁堡垒般坚实感的轮式装甲运兵车呈品字形停靠在路口中央。
车顶的全自动武器站上,黑色重机枪的枪口冷冷地指向各个方向,甚至其中一辆装甲车的尾部还加装了一个造型科幻的半球状装置——
那是高效的哈激米(激光武器),专门用于应对低空、慢速小型航空器(其实就是无人机)。
绿黑相间的数码迷彩,配上光滑传感器镜片反射的湛蓝冷光,构成了一幅充满力量感和科技美学的画面,让人不禁心生震撼与向往。
在装甲车旁边,五辆辆体型庞大、堪称“公路巨无霸”的军用卡车整齐地排列在后方。
这些军用卡车的载重能力极其惊人,若是用来运兵,一次性足以装载三个满编班及其装备;若是用来运输物资,其容量轻松可达十几吨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物资输送主力。
然而,与这些钢铁巨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场的人员却显得有些稀疏。
除了每辆车旁站着一名负责警戒的士兵,以及几个正在检查车辆状况的技术兵外,并没有看到预想中大批士兵集结待命的场面。
冰喻正心生疑惑,就看见一名肩扛上尉军衔、面容黝黑精干的军官,正快步从一辆装甲车后方向他们小跑而来。
“报告首长同志!我是厦门军区第十二旅第三步兵营二连连长,高城!请指示!”
军官在冰喻和柒霖面前一米处立定,挺胸收腹,行了一个标准有力的军礼,声音洪亮如同敲响的铜钟。
(小科普:在部队中,“首长”通常指的是团或团级以上的军政领导。
但在特殊情况下,营一级的领导也可以被下属尊称为“首长”。
例如,在一个营里,营长和教导员也可以被下属称为首长。
而冰喻与柒霖作为基金会指派的片区总负责人,其权限和职责明显高于营长,因此在正式场合被称之为“首长”并无不妥。)
柒霖闻声也转过身来,目光平静地看向这位高连长,开口问道:
“高连长,不必多礼。我们刚到,看现场车辆不少,但你手下的战士们……似乎大部分都不在这里?”
“报告首长!”
高连长保持着立正姿势,声音依旧洪亮,
“为了确保十点半开始的物资分配工作能够最高效、最顺利地进行,我接到营部命令后,已下令让连队下辖的各排、班,以分队形式,先行前往各自负责配送的小区熟悉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