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综影视子鱼的快穿之旅 > 第315章 清穿40

第315章 清穿4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可康熙心里清楚,胤礽不会同意,跟着他一起打拼天下的人不会同意。

一旦他有了这个苗头,怕是彻底扯断了胤礽与大清的最后一点牵绊。

所以,康熙在怔愣之后,也只是以国礼迎接了大夏国的来访。

对于胤礽,他依旧展现了自己的慈父心。

甚至,还推动了大清与大夏之间的联系。

胤礽不再是听他示下的太子,而是能够与他平起平坐的帝王。

大夏国的国力如何康熙不知,可在知道胤礽带着所有家眷回大清,康熙就知道,胤礽有自己的底牌和底气。

这样强有力的底气,让康熙忌惮和害怕。

未知,往往会触发人最大的警觉。

康熙不会因为一些贪念,去面对不可预测的危险。

他换了一种方式,想让胤礽与大清的关联更加紧密一些。

而子嗣,便是其中一种。

大清的联姻那么紧密,也是有这样的原因在。

康熙以为,他可以用胤礽的子女将大夏与大清绑定。

结果,只因为在听到他有意将胤礽龙凤胎中的女儿用来联姻,就让胤礽直接掀桌走人。

即便,那联姻得到的好处,尽数用在了胤礽的嫡长子身上,也无济于事。

触碰到了胤礽的底线,也让康熙知晓,大夏国有与大清翻脸的能力。

自此,康熙只能按下不提,眼睁睁的看着胤礽他们启程离开大清。

明明,知道大夏所处的位置。

明明,知道胤礽在何处……

可在胤礽离开后,康熙就不曾主动提出去大夏国看看。

这一等,就是多年。

到最后,康熙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自己先低了头。

在得知了胤礽想要退位的消息后,还在皇位坚守的康熙,也有些意外。

他一生都要稳坐的皇位,胤礽就那么轻易的拱手让人。

即便,那个人是胤礽的嫡子……

人与人,还真不能对比。

相比胤礽的洒脱退位,此时的康熙就显出了帝王的专政独权。

即便康熙自认,在他执政多年,将大清发展的越来越好,也无法抵消康熙对于权利的重视。

人是生命都是有尽头的,即便大清的国祚绵长,在位的皇帝该放手的时候还是要放手的。

即便他不想放手,也终有那一天的到来。

只是,康熙还没等到那一天,反倒是先等来了胤礽退位的消息。

在沉思许久后,康熙还是有了想去大夏国的冲动。

他想去看看,到底是怎么样的国度,能够让还算壮年的胤礽就那么轻易放下了手中的权利?

到底是怎么样的百姓,才能够让胤礽对于自己执政表示满足?

是的,满足。

只有在一件事上得到了满足,才会那么轻易的放下。

康熙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舍放弃,这才坚守着自己的帝王梦。

可胤礽……

在去大夏国时,康熙心里想了很多。

可只有亲眼所见,康熙才知道,原来,在世界的另一头,还有那样一个轻松的国家。

即便有帝王在,也不见百姓对贵族卑躬屈膝,面露恐惧。

人人脸上,都带着笑意。

皇室出门,也不会被刺杀,伤害。

甚至,在街道上遇到了皇家人,还可以与对方交谈甚至是买卖。

欺压什么的,即便有,也会很快惩处。

这里……确实比大清更加适合百姓生活。

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的政令下达的也很快,一切,都发展的很好。

见证了胤礽退位的那一刻,没有所谓的三退三辞,也没有各种大型的典礼。

只要皇室认可,百姓接受,新帝的继位就是那么顺利。

甚至,在康熙带着胤礽离开大夏国进行游历时,也不见大夏国有什么苗头出现。

太上皇的离开,对于大夏的统治并没有一点波澜。

稳固,是康熙对于大夏很深的一个印象。

这样的国家,哪怕是大清有意攻打,也要好好掂量着来。

何况,大夏距离大清遥远,想要攻打大夏,只怕是痴人说梦。

更何况,康熙也不会攻打大夏国。

两国国情不同,国力不等。

大清那边还在发展,努力跟上各国的脚步。

而大夏国呢,已经开始发展科技了。

帝王的野心,在康熙这里,只能止步于此。

在吸取了梦境里的血的教训后,康熙之后的游历各国,也一直在努力吸收各种知识。

守住大清,才是康熙要做的事。

等回到大清,康熙也一直以这样的宗旨行事。

甚至,为了大清的安稳,还提前选好了继承人。

此次皇位的接替,不再是梦境里九龙夺嫡的悲惨结局。

培养出来的皇子,全都为大清而拼搏着。

至少,现在的大清,在康熙看来,已经不错了。

至于之后的事,康熙自己是管不了了。

只能写下密诏,让继承人好好培养下一任帝王。

关于秘境里血的代价,让传承帝王好好铭记于心。

这样的错误,爱新觉罗家不能再犯。

哪怕大清的国祚不长,也不该以晚清的面貌出现。

现在退位的康熙,管不了太多。

现在找来子鱼,也只是想问个清楚。

他知道,一切的迷雾,总会有个出路。

不管是胤褆,还是眼前的这个孙女。

听着康熙的自言自语,子鱼没有一点感同身受。

在她看来,现在的大清就很好。

现在的阿玛也很好。

不管梦境里如何,子鱼只认当下。

可既然康熙都专门找自己了,她也不能不给个答案。

“这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您也说了,此前都经历过那样的梦境,既是长生天给的预警,也是上天给百姓的一线生机。”

对于那些惨死的人,即便是后世之人,只要有机会改变结果,他们能活着,也是件好事不是吗?

大清不会灭亡,或者说,不会以那么惨烈的结局灭亡,华夏的百姓有机会站起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不是很好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