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来自师兄的支持(2 / 2)
昨夜,那部红色保密电话的蜂鸣犹在耳畔。
此刻,他正驶向一个决定他未来征程的地方——中海。
车子经过数道森严而无声的查验,最终停在一处环境清幽、古木参天的院落前。秘书模样的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引着郑开叶穿过静谧的回廊。
空气里浮动着松柏的清冽气息,脚步落在青砖上,声音被刻意放轻、吸收,更添肃穆。
在一扇厚重的、色泽沉实的木门前,工作人员停下,轻轻叩门,随即推开,侧身示意郑开叶进去。
办公室宽敞明亮,陈设简洁而大气,巨大的书架上典籍林立,透着一股厚重的历史感。阳光透过明亮的落地窗洒进来,在地板上铺开温暖的光毯。
房间中央,一位身着深色中山装、鬓角微霜的长者正背对着门口,负手而立,凝望着墙上悬挂的一幅巨大的花国地图,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万里山河。
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
面容清癯,眼神平和却蕴含着洞察一切的雍容气度。
领导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用目光温和地打量着走进来的郑开叶,那目光如同沉静的湖水,瞬间抚平了郑开叶心头的波澜。
“领导好!”郑开叶立正,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发自内心的敬意。
领导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指了指旁边的沙发。
“开叶同志,坐,路上辛苦了。”
“不辛苦。”
郑开叶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双手自然放在膝上。
工作人员悄无声息地送上热茶,又悄然退下,关上了门,室内只剩下两人。
“河阳的事,我都知道了。”
领导走到郑开叶对面的沙发坐下,语气平和,却带着千钧的分量。
“九百亿的债务大山,硬是被你和同志们一寸寸搬开了,鹰嘴岩隧道,凿穿死亡屏障,打通了北山一百七十万乡亲的活路,老百姓十里长街相送,车窗外的核桃……民心所向啊。”他的目光落在郑开叶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干得好!干得非常出色!河阳的实践,是新时代攻坚克难、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教材。”
郑开叶心头一热,连忙道。
“您过誉了,河阳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背水一战拼出来的,我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
“本分?”领导轻轻重复了一遍,目光变得更为深邃,“能把‘本分’二字扛在肩上,做到这个份上,就是最大的担当。”他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话锋一转,“正因为你在河阳展现了过硬的担当、非凡的魄力和一心为民的情怀,组织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你去挑一副更重的担子。”
郑开叶屏息凝神,专注地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