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侄子郑奕(1 / 2)
放下酒杯,朱煜昌似乎被勾起了谈兴,主动说道:“看着你家那对宝贝,我就想起我小时候,我父亲那会儿也忙,一年到头见不着几次面,我妈管得严,老爷子偶尔回家,就想方设法偷偷带我出去撒野,买玩具,吃好吃的,算是补偿,那时候觉得特别开心。”
郑开叶有些意外朱煜昌会主动说起这些,他顺着话头问:“朱老……现在身体还好吧?”
“还不错,退下来后,养花遛鸟,含饴弄孙,倒是比在位时气色还好些。”朱煜昌笑了笑,“就是人老了,越发念叨,总操心我的事,这次我来济州,他倒是很支持,说这是实实在在为国出力的大事,比在部里务虚强,但也反复叮嘱,要稳扎稳打,要尊重科学规律,要多听取像你这样的专家的意见,不能仗着背景瞎指挥。”他说到最后,语气里带着点调侃,却也透露出家教的严格和父亲的殷切期望。
郑开叶听出了他话里的真诚,也笑了笑:“老首长过誉了,也说得在理,咱们这个项目,确实离不开科学规律,有你朱主任掌舵宏观,协调资源,我们才能心无旁骛地搞技术攻坚。”
这话既捧了朱煜昌,也点明了自己的定位和优势,朱煜昌自然听得懂,他哈哈一笑:“开叶书记,你这话说的……咱们是互相配合,缺一不可,没有你郑开叶和君晗的技术,我再能协调,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为了接下来的继续精诚合作,再走一个!”
“精诚合作。”郑开叶举杯,这次两人碰杯的力度,似乎比之前更加真诚了几分。
家庭的话题像一种特殊的润滑剂,悄然拉近了两位政治精英之间的距离,他们继续喝酒聊天,从孩子的教育聊到老人的养老,从京城的生活聊到济州的风土人情,虽然依旧谨慎地避开了工作核心矛盾的雷区,但那种剑拔弩张的对抗感确实淡化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混合着竞争、试探、些许欣赏和淡淡同僚情谊的微妙氛围。
他们都清楚,一顿饭、一杯酒、一次家庭话题的分享,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他们之间的理念分歧和权力博弈。
项目的主导权、未来的政绩归属、乃至更深层次的发展路径之争,依然横亘在那里,需要时间去磨合、去较量、去找到那个动态的平衡点。
但至少在此刻,在这间安静雅致的包厢里,在几十年陈酿的醇香中,在想起家人时眼中流露出的同样柔软的光芒里,他们是两个暂时卸下沉重铠甲的男人,是两个为了共同的目标(尽管方式不同)而奋力拼搏的同路人,是两个对家国未来同样怀有赤诚和期盼的华夏子弟。
这顿饭吃了将近三个小时,两瓶老酒见了底,菜也吃了七七八八,结束时,两人脸上都带了酒意,但眼神依旧清明。
“开叶书记,今天这顿饭,吃得好,酒更好!谢谢款待!”朱煜昌站起身,真心实意地说道。
“煜昌主任客气了,聊得开心就好。”郑开叶也起身相送。
“下次换我安排,我知道一家做淮扬菜很地道的馆子,刚从扬州请来的师傅,一定得尝尝。”
“好,那我就等着煜昌主任的安排了。”
两人说着话,并肩走出包厢。餐馆门口,两人的司机早已等候在外。夜风一吹,酒意更散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