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荆棘中的常春藤 > 第163章 开馆前夜,心跳在排练

第163章 开馆前夜,心跳在排练(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开馆前四8小时,地下展厅仍弥漫着未散的木屑味与新接电路的金属气息。

城市在头顶喧嚣运转,而这里像被时间遗忘的腹地,静得能听见电流在墙内低语。

林野站在十二面玻璃心装置中央,像一棵生根于情感废墟的植物。

她的指尖轻轻触上其中一面——那块嵌着父亲林国栋最后录音晶体的透明壁面。

晶体里封存着一段干涩却执拗的声音:“我在听……我说话不好听,但我在听。”那是他唯一一次试图靠近她情绪的努力,笨拙如锈铁,却成了她如今重建世界的支点。

她闭眼,金手指悄然启动。

负面情绪感知系统不再只是被动承受,而是开始主动连接、筛选、共振。

整座空间微微震颤,仿佛苏醒的巨兽吐出第一口温热呼吸。

地板传来断续的节拍——是少年林国栋对着镜子练习“爸爸该怎么说话”的呼吸节奏;墙面投影浮现模糊影像:小满的母亲在暴雨夜烧毁女儿画作时喃喃自语,“我不是不爱你,是我怕你也变成我。”

许星蹲在控制台前,耳机不断切换频段,眉头紧锁。

“第七号情绪层有重叠——你爸的愧疚和你五岁那晚的恐惧缠在一起了,频率打架,得拆开。”他的声音冷静,却带着某种近乎虔诚的专注。

作为自闭症谱系的声音工程师,他对混乱中的秩序有种天生的敏感。

林野点头,将左手贴于心口。

荆棘纹身密布胸膛,早已不再是最初那几道刺痛的划痕,而是蔓延成一片沉郁森林。

但她此刻没有逃避。

她引导体内那颗过滤后的纯净情绪流,从心脏缓缓注入晶体。

这不是释放,是转译——把伤害变成可被理解的语言。

唐果立即调整震动频率,脚下的地板随之变化,模拟出共情所需的节奏波段。

她说:“要让人‘踩’出共鸣,不是用耳朵听,是用身体记住。”

深夜,江予安提着保温桶来了。

他没敲门,只是静静推开展厅侧门,看见林野靠坐在玻璃装置旁,脸色苍白,手腕裸露处一道月牙形疤痕正泛着不正常的银白光晕——那是她童年割腕留下的印记,向来隐秘,如今竟在情绪高压下发出微弱荧光。

他不动声色地走过去,打开暖贴,轻轻覆在她手腕上。

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一场即将崩塌的梦。

“疼吗?”他低声问。

她摇头,从帆布包里抽出便签本,笔尖顿了许久,写下一行字:“它快撑不住了……这么多声音,都在等被听见。”

江予安看着那句话,目光缓缓移回她脸上。

她的眼底布满血丝,像是熬过无数个无法入眠的夜晚,又像是刚刚从一场漫长的精神溺水中挣扎上岸。

他沉默片刻,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你不必一个人承载所有回声。”

林野猛地抬眼。

这不是“疏导”,不是“疗愈”,也不是“你应该放下”。

这是承认——她一直在承担,而这份承担,并非理所当然。

那一瞬,金手指忽然微颤,仿佛捕捉到了什么更深的东西。

不是痛苦,不是悲伤,而是一种近乎温柔的共振,像是荆棘深处开出一朵不敢相信自己的花。

许星突然叫停测试:“主阵缺一个锚点。”

三人同时望向他。

他调出声波图谱,指着中心波谷:“所有声音都有出口,但最深的创伤需要‘接收者的心跳’作闭环。比如你体内那枚承载你母亲自杀瞬间的晶体——”他看向林野,“必须有人‘回应’它,才能激活阵列同步。”

空气凝固了。

林野低头,右手缓缓探入衣领,取出一枚漆黑如墨的微型晶体吊坠。

那是她从未示人之物,藏在胸口最贴近心跳的位置。

十年前,母亲周慧敏在厨房服药前录下的最后一段独白,就封存在里面。

没有哭喊,没有控诉,只有一句平静到令人窒息的话:“我以为严厉是爱,原来我只是……不会当妈妈。”

她站起身,一步步走向最后一面空置的玻璃心。

脚步很慢,每一步都像踏在记忆的裂痕上。但她没有停下。

当她将那枚漆黑晶体缓缓嵌入凹槽时,整个空间骤然一静。

随即,地面浮现出荆棘般的纹路,幽蓝微光逐渐亮起。

其余十一面玻璃心同时共振,表面泛起涟漪般的波动。

展厅内响起十二种不同频率的呼吸声——有孩童的啜泣,有成人的压抑,有老人的叹息,交织成一首无声的安魂曲,在黑暗中缓缓流淌。

江予安站在角落,看着林野背影。她没有回头,肩膀却微微颤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