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旧牙刷的第三种用法(2 / 2)
一个熟悉的名字停驻在互动区超过二十分钟——h.. 她知道是谁。
那个账号从未留言,也未触发任何音轨,只是站着,看着,像隔着一层毛玻璃望向过去的自己。
雨又开始下了。
她起身走到问答箱旁,望着那把静静躺着的旧牙刷。
银金交织的心口纹身早已不再剧痛,如今只剩下淡淡的影子,如同愈合后的雷击木,焦黑里透出新生的纹路。
有些伤痕不会消失,但可以被重新使用。
就像这把牙刷。
就像她。
清晨六点十七分,天光尚薄,城市在雨后的湿气中缓缓苏醒。
林野蜷在声音剧场后台的旧沙发里,屏幕蓝光映着她未眠的眼。
监控画面中,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展厅入口——周慧敏穿着洗得发白的藏青色外套,伞收在门外,发梢滴着水,像一株被雨水打弯却不肯倒下的铁线蕨。
她走得极慢,仿佛每一步都在与某种无形的东西对峙。
最终停在“旧物回声角”前,目光落在悬垂的旧牙刷上。
那一刻,林野屏住了呼吸。
镜头下,母亲的右手忽然抬起,无意识地抠了抠左手上的灰指甲旧处——那是她多年操劳留下的印记,也是林野童年记忆中最常出现的手部动作之一:擦地板、刷锅底、撕作业本上的红叉……可这一次,手停住了。
周慧敏从包里取出一把崭新的儿童牙刷,粉色刷柄,卡通兔子图案早已褪色,显然是早年囤下未用的。
她轻轻将它放在旧刷旁,又迟疑片刻,伸手将新刷拿回,缓缓抬至唇边,用刷毛蘸了点唾液,笨拙地涂抹起自己干裂的嘴唇。
动作生涩,却完整。
像是在模仿谁,又像是终于允许自己成为那个需要被照顾的人。
林野指尖微颤,轻轻敲下远程启动键。
录音贴片悄然激活,捕捉到一声几乎不可闻的低语——
“……你也渴了?”
不是质问,不是训斥,甚至不像是说给谁听。
更像是一滴水落入干涸多年的井底,涟漪轻荡,无人回应。
林野闭上眼,心口那道银金交织的荆棘纹身已不再疼痛,但此刻仍泛起一阵温热的波动,如同沉睡的根须被春雨唤醒。
她忽然明白,母亲这一句模糊不清的呢喃,或许是几十年来第一次,把“需要”这个词,悄悄塞进了自己的语言系统。
当晚,系统日志弹出一条异常记录:h..账号上传了一段未命名音频,时长三分四十六秒,内容仅为布料摩擦声与缓慢而深长的呼吸节奏。
没有背景音乐,没有言语,却比任何一段录音都更具重量。
林野没有播放,只是默默将其归档至“待回应”文件夹。
三天后,《第三种用法》正式展出。
新旧两把牙刷被并排封入透明树脂框,灯光下宛如时间凝结的标本。
展签换成了林野亲手写的字迹:“它不必非善即恶,它可以只是——被看见。”
次日清晨,她在老宅门口发现一个褪色的蓝布袋,静静搁在台阶上。
打开后,里面是那把曾悬于展厅的旧牙刷,还有一张折得方正的纸条,上面三个字:“刷锅了。”
字迹僵硬,笔画用力过猛,纸面微微凹陷,却——没有用红笔。
林野站在门廊下,晨风拂过耳际,心口那圈淡如蛛网的暖光悄然流转。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布袋,忽然想起昨夜整理母亲书房抽屉时,无意间触到一叠信封的边缘。
它们藏在最底层的暗格里,泛黄的邮戳集中在她大学头两年,每一封都写好了她的名字和地址,收件人清晰无比,却始终贴着“挂号信”标签,从未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