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这不只是展览,是加冕(2 / 2)
“哦?”苏霓轻笑一声,尾音微扬,“所以,创造者只能‘参与’?”
对方支支吾吾说了两句,匆匆挂断。
她放下手机,环视满屋核心团队:许文澜、林晚、数据中心的技术骨干,还有刚从北京回来的陆承安。
“他们想抹去名字。”她开口,声音不高,却像刀锋划过冰面,“那就把名字刻进历史。”
她站起身,宣布启动“源代码归档计划”——将“蜂巢镜像”系统自2年,内蒙古某旗信访办。
赵小芸猛地抬头,林晚已转身离去,背影沉默如山。
那一瞬,她忽然懂了。
这场革命从来不是谁登高一呼、万人追随的英雄叙事。
它是无数曾被噤声的人,在某个清晨、某个会议室、某次调解会上,终于敢说“我是……”的微小瞬间堆砌而成。
最深刻的变革,不是制度的更替,而是语言的平权。
三天后,中央办公厅特使乘专机抵达江州。
黑色轿车驶入研究中心大院时,天空正飘着细雨。
特使捧着红头文件步入会议室,神情肃穆:“经国务院批准,拟设立‘国家社会治理创新基金’,首任理事长由您担任。”他顿了顿,“权限包括跨部门协调、专项拨款审批、直接向国务院专题汇报。文件特别注明——不限编制、不拘形式、不论出身。”
满座哗然。这是前所未有的松绑,也是实权在握的信号。
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苏霓。
她坐在窗边,指尖轻轻摩挲着那支磨损严重的钢笔,神情平静得仿佛听了一则天气预报。
她没接文件,也没签字。
而是缓缓打开随身携带的录音笔,按下录制键。
清亮而沉稳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
“时间:2025年5月15日,地点:南疆某村小学教室,记录人:苏霓。第一句:今天我们不庆祝谁获得了权力,而要记住——是谁让最偏远的孩子,也敢举起手说‘我有话要说’。”
窗外,一群小学生正轮流站在讲台上练习开场白,声音清亮,穿透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