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158章 河流不需要许可证

第158章 河流不需要许可证(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暴雨过后的清晨,空气里还浮动着潮湿的土腥味。

城市在短暂的喘息中苏醒,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的一纸公告,却像一枚悄无声息投下的炸弹,在无数人眼中炸开。

《关于拟设立“公众参与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的征求意见通知》正式发布。

苏霓坐在基金会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目光冷峻地扫过屏幕上的起草单位名单——七家机构,清一色是大型国企背景的技术公司与研究机构,无一例外,皆与“云启智能”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

而那个在过去一年推动基层信息直报、建立五十个火种站点、让数千普通人第一次说出“最怕没人听见的话”的国家社会治理创新基金,赫然缺席。

“这不是标准。”许文澜站在投影幕前,声音冷静得近乎锋利,“这是围栏。他们要的不是规范接口,是切断入口。”

她调出初稿条款逐条解析:“第三章第九条明确要求数据接入必须通过‘认证平台’,而认证资质由标委会指定机构评估——说白了,想上传诉求?先过他们的关卡。第五条更是直接否定了去中心化架构的可能性,强制采用封闭式系统设计。”

赵小芸翻着手中的打印件,眉头紧锁:“这意味着以后老百姓的声音,得经过层层过滤、包装、审批,才能被‘允许’上传。我们辛辛苦苦打通的直通通道,又要被堵回去。”

林晚低头整理着昨夜刚收到的几封手写信,手指微微发颤。

其中一封来自西部某县城残障协会,用盲文一笔一划刻在厚纸上,旁边附有语音转录:

“我们看不见标准文件,但我们听得到回音。如果新的规定让我们不能再用自己的声音说话,请告诉我们,是谁决定了谁有资格被听见?”

会议室陷入沉默。

陆承安从文件堆中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沉静如深潭。

他缓缓开口:“征求意见截止日,是下周五。”

众人一怔。

“那天……”赵小芸猛地反应过来,“是‘火种计划’首批站点运行满月的日子。”

苏霓眸光一闪,像是暗夜里突然擦亮的火柴。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已经开始聚集的志愿者身影——那是第一批报名参加分享会的年轻人,手里抱着横幅和录音设备。

她的唇角扬起一丝极淡的弧度,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不回应公告。”她说。

所有人抬眼看向她。

“我们不说一句话。”

她转身,目光扫过每一位团队成员,“但我们要让五千个人,说五千句真话。”

命令下达得干脆利落:五十个火种站点,同步启动“我的第一句”线下分享会。

不限主题,不设流程,不提供发言稿。

只有一条铁律——不说官话,只讲自己最怕没人听见的那句话。

没有媒体通稿,没有热搜预埋,甚至连基金会官方账号都保持静默。

这场行动,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最原始的方式:面对面,心对心,声音对录音笔。

赵小芸背上摄像机,踏上南下的列车。

她走过乡镇礼堂、社区活动室、工厂休息区,镜头记录下一个又一个平凡却震耳欲聋的瞬间:

一位退休教师握着话筒,声音颤抖:“我举报教育局领导三年前贪污助学金,可没人愿意立案。”

一个外卖骑手低着头:“我儿子问我,爸爸为什么总在雨天上班?我说因为停一天就没饭吃。”

还有母亲讲述孩子因罕见病无法报销的绝望,工人控诉拖欠工资的无力,村民哭诉土地被强征后十年无果……

每一场分享会结束,林晚都会亲手收集纸质签名与录音备份,密封后统一寄往标委会。

没有电子提交,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证据——五千余份,带着体温、泪痕和墨迹的真实陈述,如潮水般涌向那个高墙深院的权力中枢。

而在标委会内部,风暴已然掀起。

那封盲文信被传阅至每一位委员手中。

有人沉默良久,有人当场质疑:“我们制定的标准,究竟是为了服务人民,还是为了控制声音?”

争论愈演愈烈。

原本一边倒的支持草案,在这股来自民间的朴素力量冲击下,开始出现裂痕。

与此同时,许文澜坐在数据中心,凝视着全国五十个站点实时上传的数据流。

每一个音频文件背后,都有唯一的数字指纹,自动归档、分类、加密存储。

她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眼神锐利如刀。

“他们想画圈收编?”她轻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就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源头。”

窗外,晨光刺破云层,洒落在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上。

一条河,正在悄然改道。第159章 河流不需要许可证(续)

许文澜按下发布键的那一刻,数据中心的灯光骤然调亮。

大屏上,“蜂巢镜像2.0”四个字缓缓浮现,背后是滚动的代码流,如星河倾泻。

她站在发布会讲台中央,一身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眼神冷峻而坚定。

台下坐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代表、高校学者,还有几家主流科技媒体的记者。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所有人都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白皮书的发布,更是一次对既定秩序的公开宣战。

“我们曾被告知,信息必须经过认证才能被信任。”许文澜声音不高,却穿透整个会场,“可谁来认证‘真实’?是谁定义了‘可信’的标准?”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前排几位穿着正装、神情凝重的标委会观察员。

“三年前,一个盲人用刻刀在纸上写下:‘请告诉我们,是谁决定了谁有资格被听见?’”她的声音微微发沉,“今天,我想回答他——没有人该拥有这个权力。河流不需要许可证。”

全场寂静。

下一秒,投影切换,白皮书全文自动同步至开源社区平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