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2)
矮几旁,那位被张允派来服侍的传奇女子轻声问道:“公子醒了?奴家准备了膳食,请公子用些。”
许衡掀开被褥,舒展筋骨道:“我先洗漱,你且去忙别的。”
杜氏闻言,极有眼色地端来清水,伺候许衡净面,随后又替他绾发。
许衡早年在山阳郡故里和南郡时,每日皆有仆婢伺候,对此并不陌生。只是自随军出征以来,这般待遇倒是头一遭。
更妙的是,杜氏的手法比族中侍女更显灵巧。
许衡微微侧身时,后脑不经意触到她那柔软丰盈之处。
那触感,岂是一个“大”字能形容?
“好家伙!这胸脯!”许衡心下暗叹。
军中无镜,绾发后无法端详,但想来应当齐整。
他边用饭,边向屋内收拾物件的女子问道:“如何称呼?”
“回公子,奴家杜嫣……小字灵伊。”
这世道,表字多为男子所有,女子的小字多是幼时乳名,通常只在亲族间使用。
不过也有些女子成年后,仍以外称作唤。
许衡啜着粥赞道:“灵伊?雅致得很,可是经学世家出身?”
杜嫣垂首道:“不敢当……家父生前曾任乡中三老。”
许衡了然——原是掌管教化的乡官之女,难怪举止知礼,小字也透着书卷气。
“昨夜听张司马提及,你被他从嵩县乡亭救回?”
杜嫣轻声道:“确是张将军解奴家于危难。”
许衡颔首,温言道:“且将昨夜之事细说与我听,不得遗漏。”
他追问此事,倒非出于好奇。
实则是想印证张允所言真伪。
若这女子真是被劫掠而来,便该好好约束张允的行径了。
许衡并未多虑,只是此事若由黄忠、文聘等人处理,他必定毫不迟疑地信任。
然而张允虽也忠心,却天生喜好投机取巧,行事常出格。
此类人虽堪用,但若不加约束,难免逾越本分,甚或欺瞒主上。
既要任用这位表兄,自然需有驾驭之法。
黄忠、文聘、李典、贾龙、张任、魏延、张允……各有其用,不可等同视之。
杜嫣面对许衡询问,不敢隐瞒,将昨夜之事细细道来。
许衡听至中途,已确信张允所言非虚,但仍耐心听完。
唯有一事令其讶异——
待杜嫣说罢,许衡问道:\"方才提及那欲强娶你的贼将,姓秦名何?\"
杜嫣面露难色,低声道:\"似唤作秦谊......\"
许衡闻言一怔。
若此人真是后世茶余谈资中的秦宜禄——
那么眼前这杜嫣,极可能便是曹操众妾室中以美色着称的杜夫人。
史载下邳城破时,曹操强纳此女为妾,其子秦朗亦被收养。杜夫人后为曹操诞下曹林、曹衮及金乡公主。
更有传闻称关羽曾多次向曹操讨要此女,真伪难辨。
但曹操既专程从降将手中夺人,足见其容貌非凡。
许衡凝神端详杜嫣——
粉面桃腮,杏眼朱唇,体态 ** ......八成便是她。
杜嫣被看得耳根发烫,绞着裙角细声道:\"公子为何这般盯着妾身......\"
“原来如此……就是这种表情!”许衡从杜嫣方才的表现中捕捉到了关键。
她那如受惊小鹿般不安的眼神,配上瑟缩的姿态与娇弱的气质,莫名透着一股令人想要狠狠欺凌的脆弱感。
这种模样,会轻易勾起男子心底最原始的掠夺欲。
那是想要将她彻底摧毁的冲动。
“今后若想保护自己,就别在男人面前露出刚才那种神态。”许衡夹起最后一片冬葵送入口中,边咀嚼边提醒道。
杜嫣没料到会听到这样的告诫,脱口问道:“为何?”
“你那副模样,就像沾了蜜糖的 ** ,让人明知危险却忍不住想尝。”
这话让杜嫣耳尖发烫,连指尖都泛起粉红。
平日里夸赞她容貌的人不少,可这般古怪的比喻倒是头回听闻——竟将她比作害人的毒物。
许衡搁下碗筷:“把药拿来吧。”
杜嫣这才如梦初醒,慌忙去取汤药。
她舀起一勺汤药,本能地嘟起嘴唇轻轻吹凉,将药勺递到许衡唇边。
“公子,该喝药了。”
“不必喂。”
许衡摇头接过药碗,视线却不由自主落在她水润的唇瓣上。
这般情景,哪还有心思服药?
他仰头将汤药一饮而尽,意外发现今日的苦药竟尝不出半分涩味。
药碗在掌心轻巧地转了个圈,许衡暗自好笑:这姑娘,有点意思。
他向来活得清醒,既不屑假作清高吸引女子倒贴,亦厌恶毫无美感的莽撞追求。
真正有趣的,是步步为营的较量。
此刻他忽然觉得,该出去透透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