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 > 第486章 唤醒沉睡国士

第486章 唤醒沉睡国士(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江南。

姑苏府,长洲县外的一处小村。

连绵的春雨,将天地织成了一幅水墨画。

青瓦滴答,石巷湿滑,空气里满是泥土与新芽的清新气息。

村头一间旧祠堂里,传出阵阵稚嫩的读书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声音不算齐整,带着孩童特有的软糯,却给这烟雨朦胧的江南春日,添上了一抹最生动的亮色。

宋濂站在堂前,目光温和地看着堂下那二十几个脑袋晃动的小家伙。

他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色儒衫,袖口处用针线细细密密地补过,虽然清贫,却整洁干净。

五年了。

自从那场名落孙山的会试之后,他便回到了这里。

心灰意冷,自觉不是那块在官场上长袖善舞的料。

“不通人情世故”那七个字的批语,像一根刺,扎进了他心里,也磨平了他所有的棱角。

他娶了邻村一个温柔贤惠的农家女子,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他开了这间蒙学馆,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每日听着琅琅书声,看着妻子在院中浆洗衣物,抱着牙牙学语的儿子看蚂蚁搬家。

那种安宁与满足,是京城任何繁华都无法给予的。

他想,就这样过一辈子,也很好。

胸中那些关于河道、漕运、民生、天下的经纬,就让它随着这江南的烟雨,一同烂在心底吧。

“先生,先生,狗蛋又揪我头发!”一个胖小子气鼓鼓地告状。

宋濂失笑,正要开口。

祠堂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被人从外面轻轻推开。

雨声,瞬间清晰了起来。

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陌生汉子站在门口,雨水顺着他的斗笠边缘滴滴答答地落下。

他没有进来,只是目光在堂内扫了一圈,最后定格在宋濂身上。

“敢问,哪位是宋濂先生?”

汉子的声音很沉,带着一股与这江南水乡格格不入的干练。

宋濂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我就是。”

那汉子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极为严实的小方块,双手递了过来。

“京城来的信,加急,指名给您。”

京城。

这个词,让宋濂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听到这个词了。

他接过那个沉甸甸的包裹,油布上还带着信使身上的体温和雨水的冰凉。

信使任务完成,对着他一拱手,便转身消失在雨幕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孩童们的目光都充满了好奇,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宋濂压下心中的异样,让孩子们继续温书,自己则走到了书案后。

他解开油布,里面是一个小小的铜匣,上了锁。

匣子上,还附着一封普通的信。

宋濂拆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纸条,写着一个简单的算式。

他皱眉思索片刻,解开了那个基于九宫格变化的密码。

“咔哒”一声,铜匣应声而开。

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封信。

没有署名,没有称谓。

信纸的质地极好,是京城里上等的玉版宣。

他展开信纸,只看了一眼呼吸便陡然一滞。

信的内容,他太熟悉了!

开篇探讨的,正是他五年前那份名落孙山的会试策论——《论江南水利疏淤与民生之策》!

他本以为,那份心血之作,早已被当成废纸,埋葬在贡院某个落满灰尘的角落。

却不想,五年之后,竟有人将它一字一句地重现在自己眼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