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卫子夫:暴君的皇后是状元! > 第169章 旧识

第169章 旧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汉的战神,车骑将军卫青,称病在家,闭门谢客。

整个帝国的军事机器,仿佛一夜之间,锈死停摆。

张骞心急如焚。

他闯入椒房殿,对着那道珠帘,撩袍下拜。

“皇后娘娘!请您劝劝陛下!”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

“匈奴铁骑已踏破我大汉河山,屠戮我大汉子民!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

“臣愿立军令状,率兵出征,若不能击退匈奴,甘愿提头来见!”

珠帘后,卫子夫的声音传来,平静无波。

“张大人,你的忠勇,本宫与陛下都看在眼里。”

“只是,国丧为大,陛下亦是心力交瘁。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娘娘!”

“子文阿兄。”

卫子夫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几不可察的无奈。

“你信我吗?”

张骞猛地一怔。

他看着那道模糊的身影,想起了多年前,那个从坟墓里爬出来,眼神清澈又倔强的少女。

最终,他肩头一垮,颓然拜下。

“臣……告退。”

张骞失魂落魄地离开。

他没有注意到,宫殿的拐角处,一双眼睛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王桑回到自己的宫殿,立刻换上一身素雅的衣裳。

她亲手炖了一盅安神汤,莲步轻移,送往宣室殿。

刘彻正在批阅奏折,紧锁的眉头能夹死一只飞虫。

边关的奏报与朝臣的谏言混在一起,每一份都透着血与火的气息。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烦躁。

“陛下,夜深了,保重龙体。”

王桑柔声细语,将汤盅奉上。

刘彻没有接,只是抬眼看着她,目光深不见底。

王桑被他看得心头发慌,膝盖一软,跪了下去。

“臣妾……是不是打扰到陛下了?”

“你今日,可见过什么人,听过什么事?”

刘彻的声音很沉,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迫。

王桑身子一颤,头埋得更低,做出欲言又止的模样。

“说。”

只有一个字,却重如千钧。

“臣妾……臣妾方才路过椒房殿,看到博望侯在里面,他……他同皇后娘娘举止亲昵,神情……很是激动。”

她小心翼翼地抬起一丝眼缝,观察着刘彻的神色。

“臣妾还听到……皇后娘娘在殿内,称呼博望侯为……‘子文阿兄’。”

这个称呼,她刻意咬得很轻,却又无比清晰。

“臣妾推测,皇后娘娘与博望侯应是旧识,或许是臣妾多心了。只是如今是非常时期,博望侯又是外臣,深夜私会于后宫,恐惹人非议,于娘娘的清誉有损……”

“臣妾只是担心皇后娘娘,绝无他意!请陛下明鉴!”

她不住地叩首,姿态谦卑,言语恳切,一副纯然为了卫子夫着想的忠心模样。

刘彻的眼中,没有任何波澜。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

直到王桑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

“说完了?”

王桑一愣,随即点头:“说完了。”

“汤放下,退下吧。”

王桑心中一沉,却不敢违逆,只能捧着一颗七上八下的心,退了出去。

殿内重归寂静。

刘彻依旧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但那双握着朱笔的手,指节已然捏得发白。

子文阿兄。

这个称呼,像一把钥匙,猛地捅开他记忆最深处那个血淋淋的锁。

一些被他刻意压制、刻意遗忘的,属于“前世”的画面,不受控制地翻涌上来。

也是在这样一个冬夜,边关告急。

他因为别的妃嫔而冷落了她。

而她,就是这样平静地,为即将远征的张骞准备行囊,还驾车城门相送,让他保重。

那时,他只觉得是帝后离心,是她身为国母的责任。

可如今……

旧识?

是怎样的“旧识”?

能让她在深宫之中,如此亲密地称呼一个外臣为“阿兄”?

他猛地想起了前世的结局。

巫蛊之祸,太子自刎,她在椒房殿中悬梁自尽。

那根白绫,是他心中永不愈合的伤疤。

他重生归来,步步为营,就是为了逆转这个结局。

可为什么……

为什么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又出现了这种让他无法掌控的“旧识”?

历史的轨迹,真的能被彻底扭转吗?

还是说,无论他怎么努力,有些事情,终究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原点?

“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