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四合院,找个媳妇未满十八岁 > 第2章 乡村集市

第2章 乡村集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素芬带着大嫂韩玉华,去厨房做饭了,

他们父子四个人,坐在炕上吞云吐雾,

这年月可没有吸二手烟的说法,糖糖眯着眼睛,含着大白兔奶糖,倚在他爸爸身上,仔细的折着糖纸。

至于其他的奶糖,从她偶尔抬头瞄一眼架子上的小方盒,就知道了,应该是被没收了。

“在部队里没出什么事情吧,还是工作要紧,得提早定下来。”

刘春保看着桌上的那堆东西,五条大前门,两瓶西凤酒,还有一瓶茅台,都是刘致远这次提过来的。

可惜没有弄到汾酒,现在这个才是顶流。

“具体哪个单位,要去报到才能知道,现在着急也没有用。”

刘致远摸摸糖糖的头发,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块巧克力,塞给她。

小机灵鬼转头瞟了一眼她妈,迅速装口袋里,那手速追得上电竞选手了。

“明天去请你二大爷和青山叔来吃个饭,你当年能去当兵,他们两人是出了大力的。

两瓶西凤酒留下,烟也留两条,其他的你走的时候带上,到时候会用的到。”

刘春保闻言也不提这事,能留在四九城已经是最好的了。

要是一脚支到偏远的地方,一年也不见得回来一次,和在部队也没有啥分别。

没一会儿就叫吃饭,

晚饭吃的是棒子面窝窝头和野菜团子。

“妈妈,今天晚饭咱们,吃干的窝窝头吗?”

糖糖欢呼雀跃的,向在厨房的妈妈问道,双手小心翼翼的捧着一个窝窝头。

所以遇到后世那些挑食的孩子,估计饿上几顿就好了。

说起明天请吃饭,李素芬一脸难色点了点头。

“棒子面还好说,大不了后面几天都吃稀的,秋种也快忙完了,可没有啥菜啊?”

“要不把那吊熏肉给炒了,也算一盘肉菜。”

韩玉华推了推丈夫,笑着说道。

“那哪里行,说好的,这次你们去娘家给带走,上次亲家还给了些熏鱼。”

李素芬摇摇头,阻止还要再说的刘建业夫妻俩。

“妈,要不今年我们就不去了,等来年再说。”

韩玉华说道,每年回去父母和哥哥还好说,嫂子一直也没个好脸色,

况且口粮要自个带的,路上来回也耗粮食。

“那吊熏肉不动,有什么做什么吧,窝窝头多蒸一点,有致远带来的好酒和好烟,也算可以了,这几年家家都不容易,不会说啥白话,再说二大爷他们也理解。”

刘春保吐了一口烟,皱眉决定道。

“嫂子你听爸的,那吊熏肉先不要用,只是农村今年这么困难吗,我们这里还靠近四九城,地里收成不好,山里的猎物呢,听铁成说也不好打了?”

刘致远啃着窝窝头,有点拉嗓子,明显棒子芯混多了,

赶紧喝了一大口野菜汤,满嘴的苦涩味,可不敢露出啥异样的表情。

”我明天去公社看看,我回来的时候置换了好些票,正好去一趟,看一看有什么可以买的,再说我们这边靠近大山,一些野味啥的,应该能有的吧?”

“现在那些东西的价格,可不比你去当兵的时候了。

前些年还能吃个半饱,这两年年大旱,田里收成不好,队里也没有余粮,隔壁几个村还饿死人了呢。

你二大爷也难啊,要不是他,眼见实在不行,悄悄取消大食堂,让每家各管各的,说不定粮食早吃完了,至少我们村没有饿死过人。”

李素芬叹了口气,给小糖糖又戳了半块野菜团子。

现在农村一般都吃两餐,早上不吃饭,晚饭吃稀食,或热量低饱腹感强的食物。

大伙不劳作的时候都尽量待在家里,不随意浪费体力,节约粮食。

“取消大食堂没有人来查,二大爷不会吃挂落吧。”

刘致远翻找着记忆,应该是要在明年中旬,才允许取消大食堂。

“我们刘家村偏僻,上面公社要是来人了,也就吃一两顿大食堂意思意思,上面总不能看着敞开肚子把粮食吃完,后半年,让一村子人饿死吧。

有本事他们拿粮食来,谁还不想敞开肚子吃饱吗。”

李素芳颇为不忿。

吃完晚饭,又聊了一会家常,便熄灯睡去,家里只有三间房,二老一间,大哥大嫂糖糖一间,

刘致远和二哥挤在一间,有一张自己搭的上下床铺,刘致远睡上铺,

躺在床上盯着屋顶,盘算着明天去哪里买点粮食,

不能他在家里住几天,给家里增加负担,再说明天请客,也是要吃粮食的。

他手里即使有粮票,粮站也不卖给你,要按照户口定量购买,没有定量,只能去黑市买或是去买副食品。

甚至还有一斤油票、糖票和一些布票、棉花票,来的时候路太远,便没有买,明天还是去公社碰一碰运气。

其他东西也不好买,经常出现有票无货的情况。

还有,要抓紧时间去野猪沟看一下,弄清楚这两块石头,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了。

第二天天一亮,便先去二大爷和青山叔家,说了今晚吃饭的事情,两人高兴的应下了。

他又去了周家,让他父子俩晚上过来一起吃饭。

正好赶上了大队上有事情要去公社,刘致远和周铁成两人,搭上了刘福全的马车,

刘福全早年参加过游击队,打日本鬼子,有点跛腿,两个儿子在解放战争中牺牲了。

大队专门安排他照顾马匹加赶车,给他算一个壮丁的工分,他最喜欢和那些晚辈,讲他当年打鬼子的事情,这不,马车刚上大路就听他说开了。

“有一次,我们听说鬼子扫荡了前头村,我们在回来的路上伏击,那时我刚加入游击队,子弹擦着脑袋飞,手直打哆嗦,

看到边上的队员,都奋不顾身往下冲,也不管不顾跟着冲,第一次就把刺刀插在鬼子喉咙上,

说来也怪,从那以后,只要拿着枪手从来不抖了,那一战听队长说算大胜,缴货了很多好枪和弹药,杀了鬼子一百多人,可游击队伤亡比鬼子还多好几十。”

“后来赶到前头村,整村被杀光了,有被割掉头的,有被剖腹的,吊死的,有被凌辱致死的,还有小孩------,只有一个小女孩藏在水缸角落里,躲过一劫,

水缸边上躺着衣衫不整的母亲和她的哥哥姐姐尸首异处,当发现她时,嘴唇都快被咬没了,手指抓进腿肉里都掰不开,只能先把她打晕了。

总之是惨啊,那年月,人命不值钱,杀一个够本,杀两就算赚的。”

“村里有人总说现在困难,吃不饱,闹情绪,再难还能难得过当年打日本鬼子。”

刘致远适时捧上一句,又给续上一支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