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 > 第349章 以愚忠掩无谋,饿死己身,也断了梁室生机——!!

第349章 以愚忠掩无谋,饿死己身,也断了梁室生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最初的几日,萧衍还能凭着檐下残留的雨滴勉强润喉。】

【但随着日子推移,饥渴与虚弱如藤蔓般攀上他的全身,连抬起手臂都成了一种奢望。】

【到了第五天,铜佛轰然倒在地上,尘土飞起。】

【萧衍半睁的眼神定格在殿门的方向,那目光似乎仍在等着永远不会来的救兵。】

【来送饭的士兵试着俯身察探,却发现那微弱的鼻息已几乎断绝。】

【他沉默片刻,摇头转身——】

【这位曾统御梁国四十余载的天子,这个以佛法自居、妄图普渡众生的帝王——】

【最终还是在台城冰冷的净居殿中,带着赌气与执念,走完了他荒唐的一生。】

【他死时,身畔空无一人,唯有那尊被岁月磨冷的铜佛伴在侧。】

【萧衍终年八十有六,原本是历代帝王中罕见的长寿者。】

【但却落得孤寂至极——无国葬、无哀乐。】

【甚至没有一口棺木,只被叛军随意掩埋在城角荒地。】

【梁书里只淡淡记下“太清三年五月丙辰,帝崩于净居殿,时年八十六”。寥寥数语,却透着深深讽刺——】

【一位以慈悲为志的君主,终究被执念所困!】

【一位自诩护国的帝王,亲手埋葬了自己苦心建立的江山。】

【天幕的视频慢慢消散,只留下一道鎏金字迹,照亮时空的尽头——“执念太深,佛亦难渡;帝王失责,江山易主。”】

【那既是萧衍的一生写照。】

【也是对后世帝王的长鸣警钟:帝王的“气节”,应守于家国苍生中。】

【帝王的“信仰”,当助理政道,而非成为懒政的托辞。】

……

大秦!

咸阳宫章台殿内,铜灯的火光跳跃不息,鲸油的气息混着竹简的淡香,映得满殿温润如金。

嬴政方才批完陇西郡的赈灾奏报,朱笔尚悬在半空,指腹仍带着未干的墨痕。

那奏报言及春旱肆虐,陇西三成农户歉收。

他方下旨命内史府调拨三万石粮草,又令少府赶制冬衣五千件,于霜降前送抵灾区。

然而笔未及放,殿外光线骤变。

原本的晚霞被一束金光刺破,那光如利剑穿透殿宇,在墙上铺开一幕生动的画卷。

画中,一名披袈裟的老者枯瘦如柴,蜷缩在破殿角落——

陶碗空空,眼中最后一点神采,随饥饿的煎熬缓缓熄灭。

旁白的声音低沉而哀婉:——南朝梁武帝萧衍,沉迷佛法、废弛政务,引侯景作乱,被囚台城,最终以绝食赌气而亡。

“荒谬!可笑!”

嬴政骤然怒拍案几,朱笔坠地,玉笔洗震响,墨汁飞溅——

洇在摊开的秦律竹简上,化作一片漆黑污点,如同历史上抹不去的耻痕。

他霍然起身,玄色龙袍随势掠动,扫落几卷奏章,滚落地面。

龙靴踏过竹简,发出低沉的“咔嚓”声,他的目光冰冷锋利,死死锁定那金幕之中萧衍的身影。

“帝王之责,在于守土安民,使四海平定、百姓乐业,而非以意气行事、自绝退路!”

嬴政的怒声震得梁尘纷落,落在他肩上的灰渣被气势震散。

他抬手指向画面,声音低沉如雷:

“萧衍当年能定南齐、开梁室,原也有治世之才。”

“奈何自坠佛门,四度舍身同泰寺,令群臣倾尽国库赎身。”

“那些钱粮,本可赈民修堤、补甲养兵,他却尽耗于香火之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