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1 / 2)
12
刘玉兰刚走到门前,两个丫头已经放下吃得精光的碗,满足地摸着肚子。
看着空荡荡的饭桌,刘玉兰心里直叹气,后悔来晚了。
“妈!”
小芳和小花跑过来:“小雨家的面条可好吃了。”
陈建国瞥了眼刘玉兰,对两个丫头说:“跟你们妈回去吧,有空再来找小雨玩。”
“哥哥再见,小雨再见。”
两个小姑娘挺着圆滚滚的肚子挥手。
小虎见状把碗一摔,躺在地上打滚哭嚎:“我要吃!我要吃他家的饭!不给吃我就不起来!”
刘玉兰尴尬地上前想说话,陈建国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小虎立马不哭了,也顾不上摔碎的碗,拽着小芳问:“你们在他家吃什么了?”
“猪耳朵、面条,还有卤口条。”
小芳咂着嘴说。
小虎馋得直流口水,直勾勾盯着紧闭的大门。
“回家!作孽啊,好好的碗摔碎了。”刘玉兰心疼地看着地上的碎片。
这种土瓦碗比瓷碗便宜多了。
“都怪你!有好吃的也不叫我!”
小虎突然推了小芳一把,差点把她推倒。
小芳委屈得直掉眼泪,却不敢吭声。她知道要是哭出来,肯定又要挨打。
“小虎别闹,等会儿赵叔要带猪头肉回来。”
刘玉兰连忙哄儿子。
小花跑过来,踮着脚给小芳擦眼泪。
“这一家子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张明远关上门后对王雪说道:“以后除了那两个小丫头,别搭理他们家的人。简直不是正常人!”
张明远记得小雨说过,小芳和小丽曾经给过她三颗花生。要知道小芳和小丽在家根本不受重视,能弄到几颗花生多不容易,却还是分给了小雨。这份情谊,张明远记在了心里。
“小芳和小丽是我好朋友!”
小雨一脸认真地说道:“小强最讨厌了!”
正说着,有人敲门。王雪打开门,发现是邻居刘芳站在门口。
“刘阿姨!”小雨跑过去,递出手里的山楂:“给你吃!”
“哟,这东西现在可稀罕。”刘芳笑着摇摇头,“不过阿姨牙不好,吃不了酸的。”
“我的牙可结实了!”小雨咧开嘴,露出整齐的小白牙。
“明远,你们中午吃的什么呀?”刘芳好奇地问。
“方便面,芳姐想尝尝?”张明远笑着问。
“是啊,我本来没胃口,可闻到香味儿……”刘芳有些不好意思,“咦,你这电风扇挺特别啊。”
她家里有一台老式台扇。
“我哥哥做的!”小雨得意地说,“厉害吧?”
“明远你还有这手艺?这得是工程师水平了。”刘芳惊讶道。
刘芳的父亲曾是机械厂的股东,如今还挂着顾问的名头。
“还行吧。芳姐想吃什么口味的?有酸菜牛肉、麻辣牛肉,不辣的有红烧牛肉和鲜虾鱼板面。”张明远介绍道。
“每样来一包吧。”刘芳爽快地说,“你从哪儿买的?”
“外面买不到,是我从南方带回来的。”张明远笑道,“面可以给你,但只能你和建军哥吃。”
“别给那个倚老卖老的老太太!”
张明远知道刘芳和隔壁赵老太走得近,可那老太太最后坑人不浅。
“啊,这……”刘芳一时语塞。
她清楚,只要香味飘出去,赵老太准会闻着味儿上门。
“算了,你就在这儿吃吧。酸菜牛肉的开胃。”张明远转头对王雪说,“给芳姐泡面,再加两个卤蛋。别提钱的事。”
“我先回屋画图纸了。”
张明远拎着电风扇进了卧室,开窗后坐在书桌前。电风扇呼呼吹着,他埋头绘制起设计图。
工艺流程
“小雨,你和哥哥在家玩。我去买些布料回来,让哥哥给你做新裙子。”林远轻轻捏了捏妹妹 ** 的脸颊。
林远骑着自行车来到集市,转悠片刻后,只买了些土豆挂在车把上。返程时,他在僻静处取出两匹布料——一匹天青色碎花布和一匹素白棉布,稳稳地绑在后座上。
车把上还挂着只肥硕的公鸡,已经处理干净,内脏都完好地留在腹腔里。他单手扶把,另一只手扶着肩头那捆粗细不一的竹竿——这些都是从秘密仓库取出来的。
刚踏进四合院,就看见中院阎老师家门口围满了人。傍晚五点左右,下班的人们都回来了。林远注意到易师傅、贾家老大和刘师傅站在最前面,旁边还杵着个傻大个。阎老师正对着众人高谈阔论。
什么?林远是医学硕士?阎老师声音陡然拔高,还是科室主任,八级工程师?
没错,月薪两百六。易师傅无奈道,老阎,这硕士学位到底是......
搁古代,博士是状元,硕士就是榜眼探花!阎老师激动得声音发颤,现在虽然不兴这个,但这样的人才,国家肯定重点培养。
切,那又怎样?不照样住咱们大院?不还得听三位管事的话?傻大个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