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透视神医:夫人说治好才能回家 > 第373章 草药VS疑难皮疹

第373章 草药VS疑难皮疹(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小念安的夜啼问题被秦牧用“古脉安眠曲”神奇地解决后。

家里总算过了几天安生日子。

江月月的气色眼看着一天天好起来。

伤口愈合得不错。

黑眼圈也淡了。

小家伙除了偶尔还有点小哼哼,大部分时间都吃得好睡得香,体重也稳步增长。

所有人都觉得,最难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了。

然而。

老天爷似乎就见不得这家人太消停。

这天早上。

负责早班的月子保姆王姨,像往常一样,准备给睡醒的小念安擦洗换衣。

当她解开那件特制连体衣的扣子时。

她的手顿住了。

眼睛猛地瞪大。

发出了一声短促的惊叫。

“哎呀!这… …这是什么?”

只见念安白白嫩嫩的小胸脯、后背和胳膊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了一片片不规则的红斑。

红疹不算特别密集。

但颜色鲜红,在一片雪白的婴儿肌肤上,显得格外刺眼。

仔细看,红疹的表面还有极其轻微的、细碎的脱屑。

像是什么东西要从皮肤里透出来一样。

看起来… …有点吓人。

王姨不敢怠慢,连忙叫来了张姨和另一个保姆,又把刚洗漱完的江月月请了过来。

江月月一看,心一下子就揪紧了。

“这… …这是什么疹子?”

“昨天洗澡的时候还没有啊!”

她小心翼翼地用手指碰了碰。

念安似乎没什么感觉,不哭不闹,甚至还对着妈妈咧开没牙的嘴笑了笑。

好像一点都不痛不痒。

但这副模样,反而更让人担心。

“不痛不痒的… …会不会是什么奇怪的病?”

江月月的声音带着慌乱。

家里虽然有常备药箱,但面对这种从来没见过的皮疹,谁也不敢乱动。

张姨皱着眉头。

“没见过这样的…”

“不像湿疹,也不像痱子…”

“还是赶紧告诉先生吧?”

江月月这才反应过来,立刻拿起手机,先打给了秦牧。

秦牧此时正在“九针局”,指导郭若毅处理一批新到的药材。

接到电话,听到妻子语气里的惊慌,他的眉头微微蹙起。

“红疹?脱屑?不痛不痒?”

他重复着关键信息。

“拍照,高清,各个角度,发给我。”

“我马上看。”

他的声音依旧沉稳,有效地安抚了江月月慌乱的情绪。

江月月连忙按照吩咐,拍了清晰的照片和一段短视频发了过去。

秦牧在“九针局”里,点开图片和视频,放大,仔细查看。

他观察着红疹的形态、分布、色泽。

郭若毅也好奇地凑过来看了一眼,“老师,小师弟这是…”

秦牧没有立刻回答。

他对着屏幕又观察了几秒。

眼神微动。

似乎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

但他还是对电话那头的江月月说。

“联系仁爱医院,启动远程专家会诊。”

“让他们也看看。”

他需要借助现代医学的仪器和观点,进行交叉验证。

……

仁爱医院那边接到江月月的电话,一听是秦先生家的小公子出了问题,哪里敢怠慢。

院长亲自督办。

十分钟内。

一个由皮肤科主任、儿科主任、以及几位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远程会诊团队,就在医院的远程医疗中心集结完毕。

高清摄像头和传输设备开启。

念安身上红疹的清晰图像,实时传输到了医院的大屏幕上。

专家们戴着眼镜,凑在屏幕前,仔细研究。

气氛一开始就很凝重。

皮肤科主任推了推眼镜,率先发言。

“这个形态… …很特别。”

“红色斑片状,伴有细微脱屑… …分布没有明显规律…”

“首先排除常见的湿疹、痱子、幼儿急疹…”

儿科主任摸着下巴。

“患儿无发热,无瘙痒疼痛感,精神状态良好… …这倒是个好消息,说明很可能不是感染性或剧烈炎症性的。”

另一位专家提出怀疑。

“会不会是某种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病?比如… …色素性荨麻疹?或者某种鱼鳞病的早期表现?”

“不太像,色素性荨麻疹摩擦后通常会出现风团,鱼鳞病的脱屑更明显…”

“过敏呢?接触了什么新的东西?”

“时间点太突兀了,而且如果是过敏,通常会有瘙痒感…”

会议室内,争论声此起彼伏。

一个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病名被抛出来。

又一个个被质疑、否定。

专家们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看着屏幕里那些专家眉头紧锁、争论不休的样子。

听着那些晦涩的病名和不确定的推测。

江月月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连这么多专家都拿不准… …

难道,真的是什么棘手的怪病?

张姨和保姆们更是大气不敢出,满脸担忧。

……

就在医院远程会议陷入僵局的时候。

“九针局”这边。

秦牧已经离开了电脑前。

他径直走向一楼靠里的那间药材储藏室。

郭若毅赶紧跟上。

只见秦牧目光扫过琳琅满目的药柜。

精准地拉开了几个抽屉。

取出了几味药材。

晒干的野菊花,花朵小巧,颜色保存得很好。

一小截金银花藤,带着清冽的气息。

还有一小块质地纯净的炉甘石。

“老师,您这是…”

郭若毅好奇地问。

秦牧低头整理药材回应,“你先看,一会考你”。

他将野菊花和金银花藤放入一个干净的臼钵里。

然后。

亲自拿起捣杵。

开始一下一下,极其有耐心地研磨起来。

他的动作不快。

但每一次落下,都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和力道。

确保药材被研磨得极其均匀、细腻。

直到成为几乎看不见颗粒的淡黄色粉末。

接着。

他又将那块炉甘石,单独研磨成更细的白色粉末。

郭若毅在一旁看着,眼神越来越亮。

他虽然看不懂老师要做什么,但知道老师肯定又要施展神奇的手段了。

秦牧将两种粉末混合均匀。

然后取来一个小瓷碗。

倒入一些家里带来的、已经煮沸后又自然晾凉的芝麻香油。

用一根玉质的药匙,缓缓地将粉末与香油调和。

他的动作轻柔而专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