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沪上奕 > 第244章 传承之火

第244章 传承之火(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废弃纺织厂的巨大空间仿佛一头蛰伏的钢铁巨兽,其内脏被锈蚀的管道和废弃的织机构成一片错综复杂的迷宫。而在迷宫深处,那由集装箱改造的临时据点内,空气却紧绷如拉满的弓弦。陈垣和周波正围绕着那幅悬浮在屏幕上的、散发着幽蓝光芒的全球地脉网络图,进行着最后的推演。与安娜·施特劳斯的联系,如同在即将熄灭的灰烬中投入了一颗新的火种,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压力——他们必须尽快验证地脉同步理论的可行性。

“能量波动模拟显示,如果我们在满月时刻,将七个终端的激活脉冲精确调制到与地脉主节点共振的频率……”周波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滑动,调出一系列复杂的波形图和能量场强预测,“理论上,信息流将不再是通过传统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而是沿着这些地脉通道,以近乎零损耗、接近瞬时的方式进行传递。”

陈垣凝视着屏幕上那条贯穿欧亚大陆、连接京都与维也纳的、尤其明亮的地脉主干,眉头紧锁:“但这共振频率的精确值呢?父亲的数据里只有长期监测的平均值,满月时的引力潮汐和宇宙射线背景辐射都可能引起微扰。任何一个节点的频率偏差,都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的连接失败,甚至……”他顿了顿,想起父亲数据中关于节点能量异常爆发的警告记录,“甚至可能引发不可控的能量反冲,摧毁终端本身。”

“理论推演的尽头,必须由实践来铺就前路。” 周波引用了一句不知出自何处的格言,眼神却异常坚定,“我们等不起,敌人也不会给我们时间。必须进行一次小范围的实地测试,在满月之前。”他指向屏幕上距离他们最近、位于城市远郊山区的一个次级节点,“这里,‘望北坡’,根据陈老先生的数据,这里是一个小型但稳定的地脉能量溢出点。我们可以尝试用一台便携式终端,模拟发送一个微弱的加密信号,观测它是否能被远方另一个节点,比如京都的千岛文子夫人,通过地脉网络接收到,而非传统的卫星或网络信道。”

这个提议大胆而危险。主动激发地脉能量,无异于在黑暗中点燃火把,既可能照亮前路,也可能暴露自身。但正如周波所言,他们没有选择。

“需要有人去‘望北坡’,需要有人在这里维持通讯中继,还需要有人协调京都进行同步观测。”陈垣快速分析着,“我们人手严重不足。”

就在这时,那台加密卫星通讯器再次发出震动。这一次,传来的竟是千岛文子那依旧优雅,却难掩一丝急迫的声音:“陈垣,周波,我这边监测到一些异常的动向。一些身份不明的人员,正在以文化交流的名义,频繁接触京都几家与古代天文和历法研究相关的寺庙和机构,其中包括我家族名下的一处别苑。他们的问题……非常专业,直指核心。”

追捕者的网,正在全球范围内同步收紧。

陈垣深吸一口气,将他们的地脉网络发现和测试计划向千岛文子和刚刚接入的安娜·施特劳斯进行了说明。通讯频道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随即,两位女性守卷人几乎同时表达了支持。

“风险与机遇并存,这是守夜人的宿命。”千岛文子的声音透过电流,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平静,“我会调动我所能及的一切资源,确保在你们测试时,京都节点处于最佳监测状态。或许,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些古老的、与地脉能量相关的‘安抚’仪式,与现代科技结合,增加成功的几率。”她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将玄学经验与科学实验并置,展现了守夜人传承的包容性。

“我……我这里可能帮不上太多技术上的忙,”安娜的声音带着初学者的青涩,但语气却异常坚决,“但我父亲留下了一些关于中欧地区地质异常点的笔记,我可以尝试核对一下,看是否有与你们模型预测的、通往维也纳的地脉支流相吻合的记录。任何一点线索,都可能有用。”

一种跨越地域、跨越年龄、甚至跨越生死的协作精神,在这无形的电波中凝聚。陈垣感到胸腔中有一股暖流在激荡,驱散了孤军奋战的寒意。

测试计划迅速制定。周波负责留守仓库总部,维持全局通讯和数据监控。而前往“望北坡”进行实地激活的任务,则落在陈垣肩上。然而,就在他们为具体行动细节争论时,一个一直沉默的、负责外围警戒的、周波早年收养的孤儿,名叫“老王”的敦实汉子,突然用沙哑的嗓音开口:

“少爷,周先生,‘望北坡’那地方,我熟。”老王脸上有一道狰狞的疤痕,从眉骨划到下颌,让他看起来凶悍,但眼神却异常清澈,“年轻时跑山路货运,常在那儿歇脚。有条护林员走的废弃小道,车开不进去,但隐蔽,能直通坡顶。让我带陈少爷去吧,对付山林和可能的尾巴,我比你们在行。”

陈垣和周波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决断。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

行动在夜幕降临时展开。陈垣和老王驾驶着一辆毫不起眼、经过伪装的破旧皮卡,驶离了废弃工厂,融入城市边缘稀疏的车流。车厢里,除了那台经过改装的便携式守夜人终端,还有老王准备的、足够在野外生存三天的物资,以及一柄打磨得锃亮的开山刀。

“老王,这次很危险。”陈垣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逐渐被荒野吞噬的景色,沉声说道。

老王专注地盯着前方被车灯切割开的黑暗,咧嘴笑了笑,疤痕在昏暗的光线下更显狰狞:“周先生救过我的命,给了我一个家。你们在做大事,我看不懂,但我懂得知恩图报。这把老骨头,能派上用场,挺好。”

没有更多的话语,只有引擎的轰鸣和窗外呼啸的风声。陈垣靠在椅背上,脑海中却思绪翻腾。从李文渊的牺牲,到父亲隐藏一生的守护,再到周波、千岛文子、安娜,乃至身边这个沉默寡言却义无反顾的老王……守夜人,从来不是一个孤高的名号,它是由无数平凡或不平凡的生命,用信念、鲜血和沉默的坚守,共同铸就的传承。他想起了《礼记·学记》中的一句话:“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李文渊、父亲、施特劳斯博士,他们都是“善教者”,而他们这些后继者,正在义无反顾地“继其志”。

皮卡在一条几乎被荒草淹没的土路尽头停下。两人背负着沉重的装备,借着微弱的月光,沿着老王记忆中的那条隐秘小径,向“望北坡”顶艰难跋涉。山林寂静得可怕,只有脚踩在落叶上的沙沙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夜枭啼鸣。陈垣的神经紧绷着,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声响都能让他心跳加速。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攀爬,他们终于抵达了坡顶一片相对平坦的开阔地。这里有一座早已坍塌大半的古代烽火台遗址,残破的石基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辉。按照计划,距离测试开始还有三十分钟。

陈垣迅速架设好便携终端,连接上特制的、埋入地下的地脉信号感应探头。周波的声音通过加密耳机传来,确认总部和京都节点都已就位。老王则像一头经验丰富的猎豹,悄无声息地隐入周边的树林,负责警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