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永恒的博弈(2 / 2)
“所以,你们就选择隐瞒、篡改、甚至消灭那些不符合你们‘确定性未来’的知识?把自己当成文明的法官和刽子手?”陈垣压抑着怒火反驳。
“是筛选者和引导者。”欧阳寰宇平静地纠正,“我们确保知识以一种安全、可控的方式被释放,如同水库调控水流,避免洪水泛滥。守夜人,就像一群固执的、试图在堤坝上凿洞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精神可嘉,但其行为,是极其危险的。李文渊的牺牲,本可以避免,如果他愿意交出《融通笔记》的最终密钥。”
“危险的从来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垄断和曲解知识的力量!”陈垣想起父亲信中的话,奋力抗争,“你们害怕的不是危机,是你们无法掌控的变数!是思想本身的自由!”
“自由?”欧阳寰宇微微摇头,仿佛在感叹年轻人的天真,“绝对的自由意味着绝对的混乱。看看人类历史吧,陈垣,每一次技术的飞跃、思想的解放,都伴随着巨大的动荡和牺牲。我们只是在尝试用一种更……高效的方式,减少这种成长的阵痛。我们构建的,是一个可以预测的、减少痛苦的未来。”
他的话语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基于“功利主义”和“风险控制”的逻辑链条,展现了与守夜人浪漫理想主义相对立的、冷酷的现实主义视角。这让陈垣感到一种更深层次的寒意,因为对方的“恶”并非源于简单的欲望,而是源于一种扭曲的“责任感”。
“你们在地脉网络上的发现,很有意思,”欧阳寰宇话锋一转,回到了技术层面,“那确实是一个被古代先贤偶然发现的、星球尺度的信息交互基质。但它太原始,太不稳定。我们的目标,不是利用它,而是最终‘校准’并‘覆盖’它,用一个更稳定、更安全的人工信息网络取代它,彻底消除这些不可控的变量。”
他伸出手,指尖在空中虚点,一个全息投影出现,展示着一个笼罩整个地球的、结构精密如神经网络的人工能量场蓝图。“这才是文明的未来,一个被精心设计、排除了混乱和风险的未来。而你们守夜人孜孜以求的,不过是这个伟大进程中的……历史尘埃。”
就在这时,欧阳寰宇的智能眼镜镜片上闪过一道急促的红光。他微微蹙眉,似乎接收到了什么意外信息。
几乎同时,陈垣感到禁锢自己的无形力场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感知的波动。这波动转瞬即逝,却让他捕捉到了一线生机。是周波和老王他们开始行动了?还是守夜人网络的其他节点采取了什么措施?
欧阳寰宇恢复了平静,他看向陈垣,眼神中第一次流露出了一丝除了冷静和悲悯之外的东西——一丝探究的好奇。“看来,你的同伴们并不打算放弃。这很好。博弈正是因为存在不可预知的变量,才显得有趣。”
他转身,走向那面如同水波的墙壁,身影开始变得模糊。“好好休息吧,陈垣先生。你需要保存体力。因为很快,你将亲眼见证,你们所珍视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旧世界,如何被一个更完美的‘新秩序’所取代。这场永恒的博弈,是时候落下终幕了。”
墙壁恢复如初,纯白、光滑、毫无瑕疵。
囚室内重新只剩下陈垣一人,以及那无处不在的低频嗡鸣。但这一次,他的心中不再仅仅是愤怒和绝望。欧阳寰宇的话,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敌人真正可怕的面目——他们并非野蛮的破坏者,而是拥有强大力量、自诩为神明、试图为人类文明书写“最终答案”的“理性暴君”。
他想起《道德经》中的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当“归一者”试图定义什么是“美”(可控的未来)、什么是“善”(稳定的秩序)并强加于所有人时,其本身就成了最大的“恶”与“不善”。守夜人守护的,正是这种美与丑、善与恶、秩序与混乱并存的、充满无限可能性的“自然状态”。
那短暂的力场波动,如同在绝对寂静中投入的一颗石子。希望虽微茫,却真实存在。陈垣闭上眼,不再试图对抗禁锢,而是开始集中全部精神,去感受那低频嗡鸣中是否还隐藏着其他信息,去回忆《融通笔记》中所有关于意识、能量与信息交互的艰深篇章。
这场博弈,远未结束。它关乎知识,关乎自由,更关乎人类灵魂是否甘于被囚禁在一个看似完美的、没有星辰的温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