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沪上奕 > 第359章 内部接应人员的命运

第359章 内部接应人员的命运(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请柬”的真伪,“礼服”的性能,“天气”的莫测,所有围绕“幽时之茧”入侵计划的推演,都建立在一条冰冷的核心假设之上:执行者“默客”将完全依靠自身,在绝域中孤身求生。然而,在计划的最初构想中,并非没有考虑过“内部接应”的可能性。此刻,在基地信息封锁等级最高的“黑匣”档案库中,林处正向“默客”揭示那段被尘封的、充满绝望与牺牲的往事,这既是必要的任务背景补充,也是一次深入骨髓的风险警示。

档案库内光线晦暗,只有中央的全息投影仪散发着幽蓝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数据存储介质特有的、略带焦糊的冰冷气息。林处的身形在暗影中显得更加挺拔,也更显冷峻,他操作着加密终端,调出的并非文字报告,而是一系列断断续续、布满噪点的音频、能量签名残迹图谱,以及几份标注着“最高绝密”与“行动终止”的评估摘要。

“在你之前,我们并非没有尝试向‘茧’内投送过眼睛和耳朵。”林处的声音低沉,没有丝毫波澜,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史实,但那双锐利的眼睛深处,却藏着一丝极难察觉的沉重。“他们被称为‘先驱者’计划,代号‘萤火’。总计三批,每批两人,均为意志力与灵性适配度万中无一的精英。他们的任务,并非直接对抗,而是潜伏、观察,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后续行动建立坐标信标或安全屋。”

第一批“萤火”:湮灭于“同化”。

全息影像上浮现出两段剧烈波动的能量签名,它们起初还保持着独立的人类意识特征,但在进入“幽时之茧”边界后不久,便开始出现剧烈的畸变。它们的频率开始与周围环境的混沌背景辐射趋向一致,独特的“自我”波纹被拉扯、稀释,如同滴入墨水的清水。

“第一批队员,在进入后七十三秒,与基地失去稳定量子纠缠链接。”林处指向那最终彻底融入环境背景噪音、再也无法分辨的能量轨迹,“他们的意识特征消失了,不是被摧毁,而是被…‘稀释’、‘同化’了。根据‘冰河’后续对残存数据的分析,‘茧’内的信息环境具备极强的‘熵增’倾向,会本能地将有序、独立的信息结构瓦解,融入其自身的混沌之中。他们就像投入硫酸的金属,迅速失去了原有的形态。”

一直以数字生命形态冷静分析一切的“冰河”,其虚拟形象在此刻也泛起了细微的涟漪:“从信息哲学角度审视,这是一种更为高阶的‘死亡’。并非物理层面的消灭,而是存在定义的彻底抹除。他们的‘信息’依然存在,但已不再是‘他们’。这对于任何具备自我认知的生命体而言,是比物理毁灭更彻底的终结。”这数字生命的话语,为这场牺牲赋予了更深层的、令人不寒而栗的哲学意义。

第二批“萤火”:迷失于“回响”。

第二组数据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诡异模式。这两道能量签名在进入后,并未被迅速同化,反而开始剧烈地、无规律地闪烁,其波动模式开始模仿捕捉到的某些“时渊回响”。

“第二批队员,装备了初步的‘认知稳定锚’,成功抵抗了初期的同化。”林处的激光笔指向那些模仿性的波动,“但他们似乎未能有效过滤环境中无处不在的‘历史回响’和‘情感残渣’。他们的意识受到了强烈的污染,开始与那些迷失的灵魂碎片产生共鸣,甚至…混淆。”

一段经过降噪处理的、断断续续的音频被播放出来,里面混杂着队员原本的汇报声、意义不明的呓语、凄厉的惨叫,以及完全不属于他们的、充满古老怨恨或狂喜的陌生声音片段。最终,这两道签名脱离了预定潜伏路线,如同受到吸引般,汇入了“茧”内某个巨大的、不断哀嚎的“回响聚合体”中,成为了那永恒悲鸣合唱中的一个微弱声部。

青鸾闭上眼,脸上浮现出深切的悲悯。她能感受到那些音频背后灵魂被撕裂的痛苦。“他们没有被‘茧’吞噬,而是被其中的‘居民’同化了。自我的边界被强行打破,记忆与情感被污染、覆盖…这无异于一种精神上的凌迟。”她的话语带来了灵性层面的感性认知,与林处冰冷的报告和“冰河”的理论分析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反差。

第三批“萤火”:决绝于“净化”。

最后一份档案,记录着最短暂,也最壮烈的一次尝试。第三批“萤火”的能量签名在进入后,表现出异常的稳定,甚至成功发回了持续数分钟的、相对清晰的环境数据。然而,这种稳定并未持续多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