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风雷真诀(2 / 2)
药尘微微一笑,他性子温和,更重传承与辅助,那件流云乘风衣虽残破,但其炼制理念与材料对他丹器双修的路径颇有启发,且修复后无论自用还是赐予门下,都是极佳的选择。“老夫便选这件流云乘风衣吧。”
剩下的那对惊雷刺,自然归属破军、七杀兄弟。破军脸上顿时露出喜色,迫不及待地上前,小心翼翼地将那对短刺拿起。短刺入手微沉,一股酥麻的电流感顺着手臂蔓延,让他精神一振。他能够感觉到,这对古宝并未像那羽衣般灵性大损,只是沉寂太久,只需以自身精血与雷霆法力温养,便可逐渐恢复威能。这对于擅长近战、性格刚猛暴烈的他而言,无异于如虎添翼。
“七杀,你看!有了这对宝贝,往后……” 破军兴奋地转头,想与兄弟分享喜悦,却见七杀依旧脸色苍白,靠坐在柱旁,气息微弱,后半句话便哽在了喉中,化作了更深的愤懑与对力量的渴望。他紧紧握住惊雷刺,暗自发誓定要尽快掌握此宝,保护好兄弟。
分配既定,空冥道人又仔细搜索了整个大殿,确认再无其他有价值的物品。这流云宗的核心传承,似乎尽在于此三物。
赵小白拿起那枚青银色玉简,并未立刻以神识深入探查,而是先以自身法力缓缓包裹,小心地抹去其上可能存在的岁月尘埃与残留禁制。片刻后,他才分出一缕神识,谨慎地探入玉简之中。
“轰!”
仿佛一道惊雷在识海中炸响,又似置身于九天罡风之中!无数蕴含着风之灵动、雷之暴烈的信息碎片涌入赵小白的脑海。功法运行路线、神通施展法印、灵力搬运技巧……其中大部分确实残缺不全,许多精妙处语焉不详,或干脆中断。
但赵小白关注的并非具体的修炼步骤,而是那字里行间、意念碎片中所蕴含的“意”。
他看到先辈大能观想九天流云,悟出“云踪魅影”遁术,身形缥缈,如云似雾,速度并非纯粹的直线爆发,而是带着一种难以捉摸的变幻,与他对空间波动的理解隐隐相合,让他对“缩地成寸”有了新的想法。
他感受到先辈引雷淬体,锤炼出的“雷亟金身”法门,虽不完整,但那引动天雷锻打肉身、激发潜能的霸道思路,与他刚刚在碧落界有所感悟的元磁炼体之术,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助外力极致压迫,以求破而后立。
他还体悟到一种将风雷之力融入剑诀的神通残篇——“风雷裂空斩”。讲究以风之急速推动雷之毁灭,追求极致的穿透与爆发。这让他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小乾坤丹剑,若能在剑光中融入一丝风之迅捷与雷之破邪,其遁速与杀伤力,必将再上一个台阶!
“风无常形,雷无常势……动与静,速与止,生与灭……原来如此。” 赵小白沉浸在那玄妙的感悟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流云风雷真诀》残篇,就像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风、雷两大法则殿堂的一扇窗户,虽未能登堂入室,却让他窥见了内里的些许风景,与他所修的生命、火焰、冰霜、空间等法则相互印证,触发了许多新的灵感。
尤其是其中关于“速度”与“爆发”的诠释,让他对自身力量的运用,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丹道求稳,求平衡,而风雷之道,却更重刹那的极致的释放。这种矛盾与统一,恰恰是大道互补的体现。
不知过了多久,赵小白才缓缓收回神识,眼中青银二色光芒一闪而逝,周身气息似乎更加圆融内敛,却又隐隐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锐气。
“如何?” 药尘关切地问道。他见赵小白感悟良久,心知必有收获。
“获益良多。” 赵小白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虽不主修,但其中诸多理念,于我丹、剑二道,皆有启发。此行不虚。”
空冥道人见众人皆已收获,七杀伤势不容再拖,便道:“既如此,我等便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古战场内危机四伏,需寻一处安稳所在,让七杀道友疗伤,我等也需时间消化所得。”
众人皆点头称是。破军背起依旧虚弱的七杀,药尘收起流云乘风衣,空冥再次确认方位,赵小白则将那枚蕴含着风雷真意的玉简郑重收起。
五人不再停留,沿着来路,小心翼翼地退出了这座沉寂万载的流云宗传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