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新纪元的曙光(1 / 2)
那股子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寂灭”威压散去之后,整个星域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安静里。不是平常那种夜晚的静谧,而是像刚经历了一场超大风暴后,整个世界都被抽空了声音的死寂。星光恢复了正常的闪烁,物理规则也老老实实地各司其职,仿佛刚才那场差点让宇宙归零的终极对抗,只是大伙儿集体做的一个噩梦,醒来只剩下一身冷汗。
但没人真的以为那是梦。空气中还弥漫着能量过载后的焦糊味,耳朵里似乎还残留着规则崩断时的尖啸。更重要的是,心里头那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沉甸甸地提醒着每一个人:刚才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
星火同盟内部,没人组织,幸存者们就自发地开始了清理和统计。场面很压抑,没人高声说话,只有搬运残骸时发出的摩擦声,和偶尔传来的一声压抑不住的啜泣。伤亡数字粗略统计出来的时候,几个负责登记的老兵手都是抖的——熟悉的面孔少了太多,曾经热闹的聚居区成了废墟,更别提那些随着“起源之心”一起消散的、看不见摸不着却至关重要的文明底蕴,比如那些口口相传的历史歌谣,或者某个匠人独有的手艺诀窍。悲伤像是一层看不见的湿冷雾气,笼罩着这片刚刚从鬼门关爬回来的土地。
可就在这片悲伤和废墟之上,一些不起眼的变化,像石缝里钻出的嫩芽,悄悄发生了。
之前“万变之源”绽放时撒出去的那些“变量”种子,好像开始发芽了。不是那种惊天动地的变化,而是些细微处的不同。比如,一个负责维修引擎的技术员,之前对着一个卡了十几年的能量传导难题束手无策,今天早上给损坏的星舰接线时,脑子里莫名其妙就蹦出了一个全新的连接方案,一试,居然通了!他自己都愣了半天。又比如,几个孩子在废墟里翻找还能用的东西,捡到一块被能量风暴熔炼过的金属疙瘩,其原子排列方式古怪得很,强度高得吓人,还带着点微弱的能量感应,以前从没见过。就连青木族照料的那片灵能花园,里头蔫了吧唧的植物也开始抽新芽,有些叶片的纹路变得复杂了,散发出的生命气息更温和,滋润着周围焦黑的土地。
这种变化不是混乱的,不像野草疯长,倒更像是一种……有方向的“涌现”。好像宇宙的底层规则被悄悄加了一条隐藏说明:倾向于“可能性”和“往上走”。以前大家是在一条设定好的轨道上跑,现在轨道没了,但脚下好像多了一层看不见的、能托着你往前蹦跶的弹簧。
苏牧和林栀站在一片刚清理出来的高地上,,走路都得林栀稍微扶着点。他能感觉到自己灵魂深处和那个新生的“万变之源”有丝若有若无的联系,像是一根被拉长了的橡皮筋,时不时传来一下微弱的悸动,提示着宇宙某个角落又有一颗“变量”种子悄咪咪地发了芽。林栀的状态则有点怪,她好像更“空”了,对周围空间的感知变得异常敏锐,有时候一阵风吹过,她都能“看”到风里面裹挟的细微规则涟漪。
“咱们……好像真把天捅了个窟窿。”林栀望着恍惚,“‘不听话’、‘出意外’,现在好像成了这宇宙里……理所当然的一部分了?”
“窟窿是捅了,福祸难料。”苏牧接话,他的目光没盯着近处,而是望着远处看似平静的星空,眉头微微皱着,“咱们是把‘寂灭’那条必死的路给撬弯了,可也等于把‘摇篮’的保险栓给拔了。以后的文明会变成啥样?会飞出什么样的怪鸟?谁也说不准。而且,‘主脑’和它后头那帮家伙,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它们吃了个大亏,下次再来,手段估计更阴险。”
仗是打赢了一场,可谁都明白,这远不是结束。只不过以后的较量,可能不再是明刀明枪的毁灭对守护,而是变成了更复杂、更熬人的……关于“可能性”的争夺战。比的是谁更能适应新规则,谁更能引导“变量”走向光明而非黑暗。
“咱们得立新规矩了。”墨衡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他脸上挂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但眼睛里却烧着两簇火苗,“不是‘万机之主’那种把人当零件管的死规矩,也不是咱们之前为了活命搞的那套战时管制。得是一种……能兜底,但又给‘变量’留足折腾空间的……‘活’的秩序。”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星火同盟不能再只是个抵抗组织了,得转型,得变成一个能在新纪元里站稳脚跟、甚至能指点方向的文明灯塔。不然,光是内部冒出来的各种“变量”,就够喝一壶的。
接下来的日子,同盟一边收拾烂摊子,一边开始艰难的转型。不再把所有的资源都往战舰和武器上堆,反而开始大力搞教育、促交流、建档案。他们盖起了一座叫“万象学院”的大房子,不分种族、不论出身,只要对“变量”、对新规则好奇,都能来学。苏牧、林栀和墨衡成了第一批老师。苏牧讲的东西有点玄乎,是关于“存在”和“悖论”的体悟,听得学员们云里雾里,但又觉得有点道理;林栀教大家怎么更敏锐地感知规则的变化,怎么像织布一样梳理空间的脉络;墨衡则负责把新冒出来的各种奇怪现象和技术突破整理成册,试图找出背后的规律。
同时,他们也没忘了往外看。修好了几个关键的“星域驿站”,探测网络也重新张开了触角。他们开始小心翼翼地朝“摇篮”的其他角落发送信息,内容大概就是:喂!还活着的!听好了,宇宙规则更新了,“寂灭”的威胁还在,但多了条“变量”的路子,咱们要不要搭个伙,一起研究怎么在这新世道里活下去、活得好?
回应的人不多,大部分都在观望。但也有几个胆子大的,或者本身就走野路子的文明,悄悄回了信。一个非常松散的、名字暂定为“可能性同盟”的聊天群,算是有了个雏形。
好景不长。安稳日子没过几个月,坏消息就来了。
监测网络捕捉到了一些让人脊背发凉的信号。在“摇篮”的一些鸟不拉屎的偏远星域,出现了一些极其邪门的“变量”现象。不是往好里变,而是往坏里长。比如,有个刚萌芽的硅基文明,本来发展得好好的,突然就变得极具攻击性,像病毒一样吞噬周围的星尘来扩张自己,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还有个能量体文明,变异出了能腐蚀其他生命精神力的特性,跟宇宙癌细胞似的。这些畸变文明发展速度快得吓人,手段也残忍得不像话,好像“变量”的种子在它们那块地上,专门挑着恶毒的方面结果子。
更让人不安的是,仔细分析这些畸变文明的扩张模式,背后似乎总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悄悄拨弄。一种非常隐蔽、冰冷、跟“万机之主”同源但更狡猾的意志,好像在利用这些新生的“变量”,搞一种……“养蛊”式的测试。看看哪个“变量”最能打,最狠毒,最适合当枪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