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收购码头 (下)(1 / 2)
何雨柱微微一笑,仿佛早已料到对方的反应。他端起茶杯,不急不缓地说:“张总,请听我说完。我要50%的股权,对应的是股东身份和分红权,仅此而已。我的条件很清晰:第一,我本人及我指定的代表,不参与码头的日常经营管理决策。”
张总敲击桌面的手指顿住了,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意外。不参与管理?这和他预想的“夺权”剧本完全不同。
何雨柱继续道:“第二,我充分信任张总您和您团队的专业能力。码头的运营管理,一切照旧,仍然由您全权负责。我绝不干涉具体事务,不会派驻任何管理人员插手你们的日常工作流程。”
张总的脸色明显缓和下来,身体也放松这就大大降低了控制权旁落的担忧。
“第三,”何雨柱竖起三根手指,“关于回报。基于我不参与经营管理的原则,我理解的股权对应的分红权也应有所体现。50%的股权,我主张对应45%的分红比例。这5个百分点,可以视为对您和团队卓越管理能力的认可和激励。
我相信,只有管理团队的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发展深度绑定,才能真正激发潜能,把码头做得更大更强。而这多出来的5%分红收益,最终也会体现在所有股东,包括我的长期回报上。这是双赢。”
何雨柱清晰地阐明了他的核心立场:大额资金注入换取可观股权,但完全放弃管理权,并主动在分红比例上做出让步以示诚意和信任。这是一个极其精明又务实的提议。
张驰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三亿资金,对于码头当前急需的升级改造、扩展堆场、引进更先进设备简直是及时雨。有了这笔钱,码头竞争力将跃上一个新台阶。
而对方的要求,虽然拿走了半数股权,但不参与管理就意味着经营权还在自己手中,而且对方还主动让利分红比例,将一部分收益明确指向管理团队(也就是他张总掌控的部分)。这相当于用部分未来的收益(但前提是整个蛋糕能做大),换取了眼下巨额的发展资金和战略合作伙伴。
会议室里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汽笛和海浪声。张总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划动,脑中飞快地盘算着利弊。
良久,张总抬起头,脸上露出了谈判以来的第一个真正笑容,带着释然和赞赏:“何老板,快人快语,句句在点子上!你这个提议……很有格局!”
他站起身,主动向何雨柱伸出手,“不参与管理,是对我们团队的最大信任和支持!这份信任,值这5个点的分红!我相信,有何老板这样有实力、有远见、更懂得放手的股东加入,是我们码头腾飞的巨大助力!这笔投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信心!”
何雨柱也站起身,有力地握住了张总的手:“张总过誉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我深信这个道理。与张总您和您的团队合作,我很放心。我们一起,把码头打造成区域标杆!”
“哈哈哈,好!一言为定!”张总爽朗大笑,显然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我立刻让法务准备正式合同,争取今天就敲定细节!何老板真是雷厉风行!”
接下来的谈判变得异常顺利。双方都在大的框架上达成了一致,细节的推敲更多是完善和确认。合同几条重要的条款清晰地载明:
1. 何雨柱出资人民币通叁亿元香江币整(¥300,000,000.00)。
2. 何雨柱获得码头运营公司50%的股权,为正式登记股东。
3. 何雨柱及其指定代表自愿放弃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人事任免、业务决策、等),仅保留重大事项(如增资扩股、解散清算、章程修改等)的知情权和表决权。
4. 公司年度可分配利润,何雨柱按45%的比例享有分红权。
5. 公司现有管理团队(由张总为核心)负责全部日常经营管理事宜,维持现有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