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郡试开始(2 / 2)
摇了摇头,赵弘文跟着孙文浩两人继续向着考院走去。
……
不多时,考院大门开启,三人依次上前验明身份,随着人流走进了考院。
考院之内,一排排号房整齐排列,考生们按编号入房。
赵弘文走进自己的号房,只见里面陈设简单,一张木桌、一把椅子、一张床榻,墙角放着一个马桶。他将考篮放下,取出笔墨纸砚,静静等候考试开始。
辰时一到,一声铜锣响过。
一道道金光裹挟着试卷飞入号房,分发到每位考生手中。
此次郡试共分三关,第一关考圣人经典,第二关考诗歌创作,第三关就是秘境考验了。
时间共三天,而前两关今天就能考完。
赵弘文展开第一关的试卷,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论语》《孟子》等经典中的名句,要求考生阐释其中深意。
与此同时,考院各处已陆续响起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考院内渐渐出现了动静。
最先有动静的是林景渊的号房,一道莹白的文气光柱骤然升起,虽不算极致耀眼,却透着沉稳的底蕴,直冲天际。
紧接着,崔子瑜的号房也亮起光柱,与林景渊的不相上下,两道光柱在考院上空遥遥相对,引得监考考官们纷纷驻足议论。
“这两道光柱气势不凡,定是出自郡城有名的才子之手。”一位身着官袍的考官抚须道,“依我看,多半是林家的林景渊和崔家的崔子瑜,这两人的才名,早就传遍郡城了。”
“我看未必,说不定是其他县的顶尖学子。”另一位考官反驳道,“此次恩科,各地才俊云集,藏龙卧虎之辈可不少。”
而与此同时,随着光柱升起,五十只憨态可掬的文思兽立刻被吸引过来,围着他们的光柱盘旋飞舞,舌头上印着各式诗歌题目。
这正是第二关,诗词关的考核。
这种文思兽只有在举人以上文修的文界中才能诞生,他们天然亲近文气,就像是q版人头一样,看着很是可爱。
而这种文思兽主要依靠吸食文气为食,每年都会产生一滴文思液。文修服用后,可以短暂的使自己文思泉涌、耳聪目明。
而这种特质也使得它作为科举的一道关卡,文气越高越能吸引这些生物的注意。
这些生物也有强弱之分,越强的文思兽,只有更强的文气才能吸引。
而文思兽的舌头上,就写了第二关的题目,考生等文思兽吸收文气的时候,就可以看见他们舌头上的题目。
然而文思兽的数量是有限的,最后也只有五十人才能通过第二关。
考生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吸引这种生物过来并且看到更多的题目,然后才能从中选到自己称心的题目。
崔子瑜两人都仔细观察着面前无数的题目。
【春天】
【酒】
【咏志】
他看到前面几个的时候都不以为意,直到看到最后一个,忽的眼前大亮。
这道以志向为题的文思兽最为巨大,若是写的诗歌能让这只文思兽满意,那他可就是第一名了。
若是第三关没有什么压倒性的政绩,那他也不太可能被后面的人翻本。
但不等他选择,余光又瞟到一道金光。
那是张启山的号房,突然爆发出一道刺眼的金光,光柱比林、崔二人的还要粗壮几分,瞬间压过了前两道光芒。
崔子瑜无奈的摇了摇头,果然看见最大的那个脑袋,晃晃悠悠的向着张启山的号房飘去。
为了防止啥都捞不到,最终他还是挑了一个第二大的,就是那个【酒】。
另一边,张启山抬头望着自己头顶的光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心中暗道:
赵弘文不过是靠一首小诗哗众取宠,真正的科举,终究要看经史功底。诗歌皆是小道,经史文章才是立身之本,今日便让他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才子。
张启山正欲挑选,眼角余光却瞥见不远处的号房内,一道更为璀璨的乳白色光柱猛然冲天而起。
——那光柱甫一出现,便如骄阳般夺目,瞬间将他的金光压得黯淡无光,连林、崔二人的光柱也仿佛成了陪衬,在它面前黯然失色。
“怎么可能?!”张启山瞳孔骤缩,满脸不可置信地盯着那道光柱。
他眼睁睁看着围着自己的文思兽像是被磁石吸引一般,纷纷舍弃了他,争先恐后地朝着那道耀眼的光柱飞去,只留下几只弱小的文思兽在原地打转。
这道光柱的主人,正是赵弘文。
他此刻已沉浸在答题之中,体内充盈的文气顺着笔尖流淌,对圣人经典的阐释独到而深刻。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笔,他头顶的光柱再次暴涨,文气之盛,竟引得天降微雨,滋润着整个考院,仿佛连天地都在为他的才学喝彩。
“天降甘霖!这等文气异象,老夫执教三十年,从未见过!”主考官惊得声音发颤,花白的胡须都在抖动:
“寻常童生能引动光柱已是不易,此子竟能感召天地,这等才学,怕是有望冲击举人之位!”
“何止是举人!”一旁的副考官满脸震撼,“这等文气底蕴,就算是往届的秀才榜首,也远远不及。不知是哪家的后辈,若是郡望家族的,那恐怕日后咱们湖省又要多一世家了!”
考官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看向赵弘文号房的目光中,满是惊佩与赞叹。
号房内,无数文思兽簇拥而来,其中不乏体型硕大、气息强盛的上品文思兽。
赵弘文目光扫过它们舌头上的题目,最终定格在一只最大的文思兽身上——它舌头上的【咏志】二字,恰好契合他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