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系统的再次提示(2 / 2)
“那……那谢薇呢?!”他一把抓住高飞的手臂,手指因为用力而骨节发白,声音嘶哑而急切,充满了真实的恐惧(对失去谢薇的恐惧,尽管他知道她在香港),“谢薇她怎么样了?!”
高飞被他抓得生疼,但理解他的心情,反手按住他颤抖的手,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遗憾和一丝困惑:“谢薇……失踪了。现场很混乱,等我们的人控制住局面后,就找不到她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失踪……怎么会失踪……”廖奎喃喃自语,眼神瞬间失去了焦距,充满了巨大的痛苦、担忧和一种几乎要立刻冲回第七农场的急切。他猛地站起身,就要往掩体外冲,“我要回去!我必须回去找她!”
“廖奎!冷静点!”雷连长一把死死按住他,声音严厉却带着关切,“现在是什么时候?前线战事正紧!你怎么回去?而且农场那边已经搜寻过了,没有结果!你现在回去有什么用?!”
高飞也紧紧拉住他:“廖奎,听连长的!我知道你担心谢薇,但现在你是军人,你的战场在这里!我相信谢薇同志吉人自有天相,也许……也许她是趁乱躲起来了,或者被其他人救走了呢?”他的安慰带着一丝不确定,但这已经是目前唯一能给出的解释。
廖奎被两人死死按住,挣扎了几下,最终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颓然坐倒在地上。他双手捂住脸,肩膀剧烈地颤抖着,发出压抑的、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呜咽声。那悲痛、担忧、无助的模样,任谁看了都会为之动容。
高飞和雷连长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沉重与无奈。他们只能用力拍着廖奎的肩膀,重复着苍白的安慰。
没有人知道,这撕心裂肺的表演之下,隐藏着怎样一个惊天的秘密。廖奎的泪水,一半为了逝去的岳父,一半为了这不得不演的戏,为了那远在香港、同样在承受着压力的爱人。他将所有的真实情感,都融入了这精心编织的谎言之中,完美地扮演了一个骤然听闻噩耗、心急如焚的丈夫。
内心的风暴,远比外界的战场更加汹涌。系统的诱惑,身份的危机,远方的牵挂,以及眼前这必须维持的伪装……所有的线,都紧绷到了极限。
一九六九年,三月十六日,白天。
黎明并未带来真正的安宁,只是将黑夜中潜伏的杀机,清晰地暴露在惨淡的天光之下。持续了一日一夜的疯狂炮击停止了,但零星的冷枪和试探性的机枪点射,依旧如同毒蛇的信子,不时舔舐着焦灼的阵地。浓密的硝烟并未完全散去,低低地笼罩在江面上空,与尚未散尽的晨雾混合,形成一片灰蒙蒙的、令人窒息的纱幕,使得视野变得极其有限且充满不确定性。
随着天色渐亮,能见度提升,前沿观察哨和派出的侦察小组,开始小心翼翼地利用炮队镜、望远镜,甚至是冒着风险抵近侦察,试图摸清昨夜激战后战场的具体态势,以及敌军的动向。
很快,一个极其重要的发现,通过无线电和通讯员,迅速层层上报,最终如同一剂强心针,也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守军指挥层乃至更高层级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在珍宝岛靠近我方控制区一侧的江汊冰面上,距离主阵地约几百米处,静静地匍匐着一个庞然大物——一辆苏军t-62主战坦克!
通过高倍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到,这辆坦克的右侧履带已经完全断裂,沉重的履板散落在冰面上。它的车身微微倾斜,炮塔似乎也指向一个不自然的角度,观瞄设备有明显损毁的痕迹,周身布满了昨日激战留下的弹痕和灼烧的黑色印记。它像一头被斩断了脚筋、刺瞎了眼睛的钢铁巨兽,孤零零地瘫痪在那片被炮火反复耕耘过的冰原上,失去了所有的生气和威胁。
然而,它的“死亡”,却赋予了它前所未有的价值!
t-62!这是苏联陆军当时最新锐、也是最机密的主战坦克之一!于1965年红场阅兵才首次正式公开露面。它装备有威力巨大的115毫米滑膛炮(远超前代t-54\/55的100毫米线膛炮),拥有更先进的火控系统和更强劲的发动机,其首上装甲采用了新的合金钢和结构设计,防御能力显着提升。对于此时装备仍以仿制t-54A的59式为主,并大量装备老式坦克的中国军队而言,这辆瘫痪的t-62,无异于一个从天而降的、蕴含了苏军最新装甲技术机密的宝藏!
它的火炮、装甲、发动机、观瞄设备、通讯系统……每一部分,都极具军事研究和仿制参考价值。谁能得到它,谁就能窥探到对手最核心的装甲力量发展水平,甚至可能对自身未来的坦克设计和反坦克战术产生深远影响。
它不再仅仅是一辆被击毁的敌方装备,它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和实际价值的战利品,一个双方新的、至关重要的焦点!
消息如同野火般在阵地上有限地传播开来,疲惫的战士们眼中重新燃起了兴奋与决然的光芒。昨日付出的惨烈牺牲,似乎在这一刻找到了部分意义。
但所有人都清楚,苏军绝不可能坐视如此重要的装备落入中国手中。
果然,几乎在我方发现这辆坦克的同时,对岸的苏军也显然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他们开始变得异常活跃。
整个白天,江面上空的气氛重新变得极度紧张。苏军频繁派出精锐的侦察兵小组,利用江汊地形的复杂和尚未散尽的烟雾作为掩护,试图从不同方向渗透、接近那辆瘫痪的t-62。他们行动诡秘,装备精良,显然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有时,他们伪装成被击溃的散兵,匍匐在冰面上缓缓移动;有时,他们利用冰裂缝和凸起的冰块作为掩体,悄然潜行;甚至试图在夜间利用恶劣天气的掩护进行摸哨。
然而,早已严阵以待的中国守军警戒部队,如同张网以待的猎手。配备了夜视仪(尽管数量稀少且性能有限)和狙击步枪的观察哨,死死地盯着坦克周围的每一寸区域。一旦发现任何风吹草动,可疑的身影,立刻就会招致精准而猛烈的火力打击。
“砰!”清脆的狙击步枪声不时划破短暂的寂静。
“哒哒哒!哒哒哒!”机枪的短点射如同死神的点名,将试图靠近的苏军侦察兵逼退,或直接撂倒在冰冷的江面上。
几次小规模的交火在坦克周围爆发,虽然短暂,却同样激烈而致命。苏军甚至动用了迫击炮和榴弹发射器进行火力掩护,试图强行开辟通道,但在我方预设的火力点和顽强的阻击下,均未能得逞。
江汊地带,再次成为了死亡地带。那辆瘫痪的t-62,如同一个巨大的、散发着不祥气息的磁石,吸引着双方的目光和行动,也吞噬着试图靠近它的生命。
空气中弥漫着新一轮、或许更加诡谲和残酷的争夺战前的紧张。一种无声的较量,围绕着这辆钢铁残骸,在冰封的乌苏里江上激烈展开。双方都在调兵遣将,酝酿着下一步的行动。苏军可能会不惜代价,派出更大规模的部队,甚至动用远程炮火直接摧毁这辆坦克,以防技术泄露。而我方,则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将这宝贵的战利品,拖回自己的阵地!
廖奎在临时救护点,也能感受到这股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氛。伤员中开始出现新的类型——并非大规模冲锋造成的重伤,而是更多来自于小规模渗透与反渗透战斗中的枪伤,尤其是狙击手造成的精准杀伤。这让他意识到,战场的形态正在发生变化。
他处理着一个被狙击子弹击穿肩胛骨的战士伤口,目光却不自觉地望向掩体入口外,那片被硝烟笼罩的江汊方向。他虽然不清楚具体细节,但能感觉到,一种新的风暴,正在那辆瘫痪的钢铁巨兽周围凝聚。
坦克坟场,不仅是昨日激战的见证,更成为了今日博弈的核心。这辆沉默的t-62,其价值,远超它作为武器的本身,它牵动着更高层面的战略神经,也预示着,这片燃烧的边境,还将继续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