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逆流60年代 > 第487章 日本博弈精准狙击

第487章 日本博弈精准狙击(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紧接着,萧亚轩话锋一转,展现出极大的灵活性与务实态度:“当然,我们理解贵社面临的难处。为了表示诚意,‘振华’可以接受对下一季度供货量进行微调,并且,在现有价格基础上,接受一个象征性的、比如百分之三的小幅上调,以协助贵社应对所谓的‘成本压力’。这,是我们为维系战略伙伴关系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

她给出了一个巧妙的台阶。

松田社长站在原地,望着窗外沉思了足足一分钟。他内心的天平已经倾斜。最终,他转过身,脸上露出了谈判开始后第一个真心的、带着敬意的笑容,再次向萧亚轩微微鞠躬:

“萧桑,您的远见和诚意,令人敬佩。您说得对,商业合作,目光应放长远。松田株式会社,非常愿意与‘振华’这样的伙伴,共同开拓未来。就按您方才提议的方案,我们达成协议。核心供应关系,维持不变!”

一场看似绝境的谈判,被萧亚轩以对时局的精准洞察、宏大的战略格局以及灵活务实的手腕,成功扭转。她不仅稳住了供应链,更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为“振华”赢得了一位重量级合作伙伴的尊重与更深的战略认同。然而,羽田机场的镜头和松田随从手上的蝎子纹身,都预示着,这场博弈,还远未结束,水面下的暗流,愈发湍急。

振华电子的销售部内,往日里电话铃声不断、人员忙碌穿梭的景象蒙上了一层阴影。墙上那张巨大的月度订单量趋势图,原本昂扬向上的曲线,在最近一周的位置,出现了清晰可见的、首次明显的下滑折角,如同晴空里突兀冒出的一小块阴云,格外刺眼。

销售部经理手里紧紧攥着一块崭新的电子表,额角带着细汗,几乎是冲进了萧亚轩的办公室。廖奎此刻也正好在场,与萧亚轩商讨着芯片研发的下一步投入。

“萧董!廖先生!”销售经理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焦急,他将那块电子表“啪”地放在办公桌上,“出事了!你们看看这个!”

萧亚轩和廖奎的目光同时落在桌上那块表上。表盘设计时尚,功能显示清晰,无论是外观线条、液晶显示屏的布局,还是侧面按钮的分布,甚至是一些细微的操作逻辑(比如长按切换模式),都与“振华”目前市场反响最好的“旗舰款”电子表,有着令人不安的相似度。

“这是哪家的产品?”萧亚轩拿起那块表,入手感觉材质略轻,但整体做工并不粗糙。

“是一家叫‘太平洋科技’的公司推出的,品牌叫‘海豚牌’!”销售经理语气急促,“就在上周,他们突然在东南亚市场铺货,主打的就是这款表!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定价,比我们的同款……低了将近百分之二十!”

他翻出手中的几份传真,是来自东南亚几个重要代理商的紧急通报,内容大同小异——对方产品相似度极高,价格优势巨大,已有部分订单被抢走,市场受到冲击,要求“振华”尽快给出应对策略。

“百分之二十……”萧亚轩眼神一凝,这个价格差距在消费电子领域几乎是致命的。她立刻按下内部通话键,“让研发部的张工带两个人,马上带着工具来我办公室!”

很快,张工带着两名技术员赶到。在萧亚轩的示意下,技术员熟练地使用专用工具,当众拆解了那块“海豚牌”电子表。当内部的电路板暴露在众人面前时,张工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萧董,您看这里,”张工指着电路板上几个关键元件的布局和走线,“虽然用的元件品牌和我们不同,成本可能稍低,但整个pcb(印刷电路板)的布局逻辑,尤其是这几处信号处理和电源管理的走线方式,和我们‘旗舰款’的设计……存在高度‘借鉴’的痕迹。这不是简单的模仿外观,是触及到了核心的设计思路。”

萧亚轩面色彻底沉了下来,如同覆盖了一层寒霜:“我们核心研发团队签署了最严格的竞业协议和保密协议,他们挖不走最关键的人。看来,他们是用了更下作的手段。”她指的是商业间谍,或者通过收买内部非核心但能接触到部分设计资料的员工,窃取了关键信息。

一直沉默的廖奎,此时伸手从萧亚轩手中拿过了那块已经被拆开、零件散落的仿制表。他没有看电路板,只是用手指捏着那块略显单薄的表壳,目光沉静。随着他指尖微微用力,那塑料表壳发出了令人牙酸的、细微的“嘎吱”声,仿佛下一刻就要碎裂。他眼中闪过一丝非人的、属于战士的锐利与冰冷,那指力远超普通商人应有的范畴。

松开手,他将零件放回桌上,声音冷静得如同在分析战场局势:“这是阳谋。他们用资本的优势,进行精准狙击。模仿我们的畅销产品,然后用远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目的就是逼我们跟他们打价格战。”

他看向萧亚轩和销售经理,点明了关键:“价格战一旦开启,就是现金流的消耗战。他们背后是罗斯戴尔家族,资本雄厚,哪怕这块表每卖一块亏一块,他们也亏得起,甚至可以亏上很久。但我们‘振华’不同,我们刚刚投入巨资研发芯片,现金流本来就很紧张。如果我们被迫应战,跟进降价,利润空间将被彻底榨干,甚至亏损,我们用于后续研发、扩张的血液就会被他们生生耗干。如果我们不降价,市场份额就会快速流失。”

就在这时,销售部角落里一台用于播放背景音乐的收音机,恰好切换到一档财经新闻节目,主持人正用专业的口吻分析着:“……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全球汇率市场波动剧烈,为国际游资提供了巨大的套利空间。有分析师指出,部分对冲基金正利用汇率差和期货市场……”

这则看似无关的财经新闻,却像一道闪电,瞬间揭示了“太平洋科技”能够以如此低价倾销的另一种可能——他们背后的资本,很可能不仅仅是投入真金白银来补贴亏损,更是利用了当前混乱的国际金融环境,通过复杂的汇率操作、期货对冲甚至是灰色地带的套利手段,极大地降低了综合成本,获得了不正当的、难以复制的成本优势。这使得他们的低价策略更具杀伤力和持续性。

办公室内一片寂静,只有收音机里财经分析师冷静的声音在回荡。压力,如同实质般笼罩下来。罗斯戴尔家族的进攻,一波接着一波,从上游供应链到终端市场,招招狠辣,精准地瞄准了“振华”的要害。这场商战,已经进入了最残酷的刺刀见红阶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