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归途与暗流(1 / 2)
香港,某私人会所
何先生端起精致的紫砂壶,为对面坐着的男子斟了一杯热气氤氲的普洱。茶汤红浓明亮,香气沉稳。坐在他对面的男子,年纪约莫三十五、六岁,穿着合身的灰色夹克,相貌普通,属于扔进人海就难以辨认的类型,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沉静,仿佛能洞悉世事。
“高飞同志,一路辛苦。”何先生将茶杯轻轻推过去,语气平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
被称作高飞的男子微微颔首,没有客套,直接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没有标记的牛皮纸档案袋,放在光滑的红木茶桌上,推向何先生。
“领导,这是关于‘廖月生’同志在北大荒时期,以及更早的一些补充材料。”高飞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何先生没有立刻去拿档案,只是目光深邃地看着高飞:“他的过去,组织上已经掌握了不少。一个本应刻在烈士纪念碑上的名字,却在香港这片土地上,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燃烧。”
高飞的眼神波动了一下,似乎想起了那片冰天雪地和白桦林。“珍宝岛,他救了很多人。”他的语气带着一种经历过生死才有的平淡,“我们都以为他……没想到,他不仅活了下来,还能在另一个战场,为国家争取突破技术封锁的机会。”
何先生缓缓拿起那份档案,并没有打开,只是用手指轻轻摩挲着粗糙的纸面。“是啊,技术封锁……他搞出来的‘振华电子’,还有这次不惜代价去弄的蚀刻酸,正是在为我们电子工业的未来,争夺一丝喘息的空间。他或许自己都未必完全清楚这其中的战略意义,但他走的路,是对的。”
他顿了顿,看向高飞,语气变得格外严肃:“既然历史已经将他记录为牺牲,而他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在香港打下了根基,那么,‘廖奎’就让他永远留在北大荒,留在那份烈士名单里吧。现在的他,是‘廖月生’,是香港归侨,是企业家。这个身份,对他,对他的家人,对我们正在做的事情,都更有价值。”
高飞挺直了背嵴,认真地点了点头:“明白,领导。我会确保相关记录和知情范围得到严格控制。‘廖奎’已是过去,‘廖月生’才是现在和未来需要关注的身份。”
何先生终于打开了档案袋,快速浏览着里面的内容,里面不仅有文字记录,还有一些极其珍贵的、略显斑驳的老照片。他看完后,轻轻将档案合上,放入身旁一个带有密码锁的小型保险柜中。
“他这次在中东闹出的动静不小,虽然成功脱身,但也彻底激怒了罗斯戴尔家族这条毒蛇。接下来的反击,必然会更加酷烈。”何先生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但更多的是决断,“我们需要在他返回香港之前,为他扫清一些障碍,至少,要确保他打拼下来的基业,不能轻易被人摧毁。”
“需要我做什么?”高飞简洁地问道。
何先生沉吟片刻:“暂时按兵不动,你的身份和这条线,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启用。先利用我们在商业和情报层面的常规渠道,给‘振华电子’和萧亚轩女士提供一些必要的掩护和支持。具体的,我会安排。”
“是。”高飞端起那杯微凉的普洱,一饮而尽,动作干脆利落。“那我先告辞了,领导。”
何先生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维多利亚港繁华的夜景,心中暗道:“廖奎啊廖奎,不,廖月生……你从北国的烽火中奇迹生还,如今又在香江之畔和国际资本的绞杀中挣扎求存。你走的这条路,布满荆棘,但希望你能一直走下去。国家,需要你这样在暗处燃烧自己,照亮前路的人。”
---
黎巴嫩,贝鲁特郊外,某安全屋
与香港茶室的静谧雅致相比,位于贝鲁特郊区的这处安全屋,则弥漫着劫后余生的沉重与压抑。
房间不算宽敞,陈设简单,但坚固、隐蔽,符合何先生渠道一贯的风格。空气中飘散着消毒水、药膏和淡淡的血腥气。
“暗影”小队的核心成员或坐或卧,几乎人人身上都缠着绷带。陈剑额头的伤口被重新缝合包扎,但失血过多让他脸色依旧苍白,靠在墙壁上闭目养神。石头大腿的枪伤经过了紧急处理,子弹已被取出,但高烧刚退,虚弱地躺在简易床铺上。阿强骨折的手臂被打上了石膏,固定在一旁。小林自己也带着轻伤,但仍忙碌着为队友检查伤势,更换药物。阿杰则沉默地坐在角落,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那支跟随他出生入死的SVd狙击步枪,只是枪膛里,如今已是空空如也。
廖奎站在窗前,撩开厚重窗帘的一角,望着外面贝鲁特城区星星点点的灯火。左肩传来的阵阵隐痛,提醒着他不久前那场炼狱般的经历。从帕尔米拉古城的血战,到炼油厂的爆炸,再到公路追车、暴力冲卡……一幕幕画面在脑海中闪过,如同一场漫长而残酷的噩梦。
但他们活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