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文件之重罗斯戴尔的阴影(1 / 2)
湾仔唐楼,那间位于顶层、经过特殊隔音和电磁屏蔽处理的书房,此刻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厚重的窗帘紧闭,隔绝了外界维多利亚港的繁华灯火,只有书桌上一盏台灯散发着昏黄而集中的光晕。
灯光下,那份从黎巴嫩直升机残骸中获取、沾染过阿强鲜血的核走私文件,被小心翼翼地摊开在桌面上。高分辨率的卫星照片、标注着经纬度的地图、钚材料采购清单的复印件、气体离心机设计图的微缩胶卷,以及那份带有伊斯兰革命卫队抬头的确认函……每一张纸片都仿佛带着硝烟与阴谋的气息。
廖奎、萧亚轩、谢亦菲围坐在桌旁,神色严肃。
萧亚轩纤细的手指划过那份采购清单上“R.D.”的花体签名,眼神锐利如解剖刀:“罗斯戴尔家族的触手,比我们想象的更深、更毒。这已经超出了商业竞争的范畴,这是在玩火,足以将整个地区甚至更大范围拖入战火的禁忌游戏。”
谢亦菲拿起那张印有革命卫队徽记的确认函,作为法律专业人士,她更清楚这份证据在法律和政治层面的爆炸性:“证据链虽然零碎,但指向性明确。如果公开,足以在国际上掀起惊涛骇浪,罗斯戴尔家族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可能被定性为支持核扩散的极端势力。”
“但是,”廖奎接口道,声音低沉,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粗糙的边缘,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危险能量,“公开它,就等于我们亲手点燃了这个火药桶。罗斯戴尔家族会像被踩了尾巴的毒蛇,发动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将我们,还有‘振华’,彻底毁灭。这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打压,将是全方位的、不死不休的追杀。”
他抬起眼,冰蓝色的眼眸中映着跳动的灯火,也映着深深的忧虑:“而且,一旦公开,我们就不再是旁观者或受害者,而是主动将这份足以改变地缘政治格局的秘密抛向世界的搅局者。我们会立刻成为所有相关势力——美国、苏联、以色列、伊朗,甚至更多隐藏在幕后的力量——关注的焦点,或者说,是必须清除或控制的目标。”
萧亚轩深吸一口气,接过了话头,她的思维转向了另一个方向:“那么,交给一方呢?比如,交给内地?”
书房内陷入了更深的沉默。
这个选择,看似稳妥,实则同样步步惊心。
“这意味着我们正式选边站队,”萧亚轩缓缓说道,每一个字都权衡着分量,“意味着我们将自己的命运,与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绑定。固然,这可能获得强大的庇护,但也意味着从此身不由己,彻底卷入大国博弈的棋局。我们,以及‘振华’,都将成为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而且,谁能保证,这枚棋子在失去价值后,不会被轻易舍弃?或者,在博弈的过程中,不会被当作可以牺牲的代价?”
谢亦菲补充道,语气带着法律人的严谨:“更重要的是,这份文件一旦交出,我们就失去了唯一的、能与之抗衡的筹码。罗斯戴尔家族或许会暂时顾忌我们背后的力量而不敢明目张胆,但暗地里的手段只会更加阴狠毒辣。我们等于将自己放在了明处,而敌人依旧在暗处。”
三人相互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凝重与进退维谷。
这份用战友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文件,太重了。
它是一面可能挡住明枪的盾牌,但也可能是一盏吸引所有暗箭的灯塔。
它是一张可能换取生存空间的王牌,但也可能是一张将自己拖入无尽深渊的催命符。
如何利用这份文件,在罗斯戴尔家族的报复与大国的夹缝中,为家庭、为“振华”求得一线生机,甚至反败为胜,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比之前任何一场血战都更加复杂和凶险的难题。
护身符与烫手山芋,仅在一念之间。
大埔工业邨,“振华电子”新厂区
高纯度蚀刻酸的注入,如同给垂危的病人输进了最强效的血液。“振华电子”新建成的、洁净度极高的生产车间内,机器重新发出了充满活力的嗡鸣。之前因原料断供而停滞的生产线全速运转,经过优化调整的蚀刻工艺,开始在覆铜板上刻蚀出精度更高、线宽更细、堪称艺术品的电路图案。
第一批小批量试产的产品经过严格检测,其性能参数远超当前香港乃至东南亚市场的同类产品,甚至接近了欧美最顶尖的水平。消息不胫而走,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几家欧美二线品牌代理商和本地几家有远见的电子厂,纷纷主动联系“振华”,表达出浓厚的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