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焦头烂额二次惩戒(1 / 2)
“坂田精工”总部,顶楼董事会会议室。
往日里象征着权力与秩序的奢华房间,此刻被一种压抑的暴怒和恐慌所笼罩。窗外,虽然看不到那片化为废墟的研究所,但空气中仿佛依旧弥漫着若有若无的焦糊味。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坂田信玄再也维持不住平日里的沉稳与威严,他脸色铁青,额头青筋暴起,如同一头被彻底激怒的衰老雄狮,对着垂手而立、噤若寒蝉的几名高管和安保负责人发出咆哮。
“我们的心脏!我们数十年的心血!就这么没了!就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你们安保部是干什么吃的?!那些拿着高薪的保镖,竟然被人像捆猪一样丢在外面?!奇耻大辱!这是坂田家族百年未有的奇耻大辱!”
他勐地一拍厚重的红木会议桌,震得上面的茶杯都跳了起来。
“查!给我不惜一切代价地查!动用所有关系,所有资源!我要知道是谁干的!我要他们付出千百倍的代价!”他猩红的眼睛死死盯住负责与警方对接的专务,“告诉警视厅那帮人,如果他们不能在最短时间内破案,就别怪我们动用议会的关系,质疑他们的能力!”
会议室内的其他人,无论是家族成员还是职业经理人,都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惶恐和沉重。他们比谁都清楚,中央研究所被毁意味着什么。那不仅仅是眼前数以亿计的直接财产损失,更是未来数年甚至十几年技术研发的断档,是市场信心的崩塌,是竞争对手趁势而起的绝佳机会。坂田精工,这座看似坚固的商业帝国,根基已然被动摇。
警视厅总部,特大特别搜查本部。
与坂田会议室的暴怒不同,这里弥漫着一种更为凝重的挫败感。
本部长,一位资深的警视监,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听着下属们的汇报,脸色越来越难看。
“爆炸物鉴定结果确认,是军用级TNT和硝酸甘油混合物,使用老式雷管起爆……来源无法追溯。可能是黑市流通的二战剩余物资,或者……”汇报的警官顿了顿,“来自某些我们无法触及的库存。”
“起爆装置是老式的机械计时器,钟表店常见型号,没有任何特殊标记,无法追查购买记录。”
“入侵路径分析,对方极其熟悉研究所的安保盲区和换班规律,使用的是简易撬锁工具和铁丝开锁,没有留下指纹、毛发等生物特征。”
“最关键的是,”负责现场勘查的专家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困惑,“我们找不到任何武器使用的痕迹。对方制服所有安保和研究人员,使用的是纯粹的身体技击,精准打击致晕,没有枪伤,没有利器伤。这种非致命但高效的控制手段,非常……专业,而且克制。”
另一名来自公安部门的调查官补充道:“我们排查了所有已知的极左组织、暴力团以及国际恐怖组织的活动迹象,目前没有发现任何与此案手法相符的。对方目的明确,只摧毁技术核心,刻意避免人员伤亡,这不符合大多数恐怖组织的行事逻辑。”
会议室里陷入一片沉默。
“不是普通的恐怖分子。”本部长缓缓开口,说出了所有人心中那个逐渐清晰的判断,“这更像是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式打击。执行者训练有素,计划周密,情报准确,而且,他们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装备来源渠道和近乎完美的现场清理能力。”
他目光扫过众人:“重点排查与‘坂田精工’有重大利益冲突的对象,尤其是……近期与他们发生激烈纠纷的。”
虽然没有明说,但“振华电子”这个名字,已经如同幽灵般浮现在每个与会者的脑海中。可问题是,证据呢?一个被他们关在“鹈鹕”军事监狱里的香港女商人,如何能指挥这样一次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特种袭击?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可怕的力量?
调查,陷入了僵局。对手如同隐藏在浓雾中的鬼魅,无所不在,却又无迹可寻。
东京证券交易所。
“坂田精工”的股票在经历了开盘的惨烈跌停后,依旧被巨大的卖单牢牢封死。恐慌情绪蔓延至整个科技和制造业板块,日经指数连续下挫,市值蒸发惊人。财经评论员们在电视上忧心忡忡地分析着此次事件对日本核心产业竞争力的长远负面影响。
焦头烂额!
坂田信玄在董事会的怒火无法转化为破案的线索,警视厅面对近乎完美的犯罪现场一筹莫展,资本市场用脚投票表达着极度悲观。
施加在“坂田精工”身上的压力,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转化为巨大的灼痛。而这份灼痛,正沿着无形的链条,向着事件的源头——那座关押着萧亚轩的深山军事监狱,以及幕后那些推动这一切的势力,迅速传导回去。
东京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媒体的头条依旧被“坂田精工研究所爆破案”牢牢占据,警视厅的特大搜查本部仍在焦头烂额地排查着海量而无效的线索。整个日本的注意力,都聚焦在首都圈的这起惊天大案上。
然而,就在几天后的一个凌晨,夜色深沉,位于大阪湾工业带腹地的“坂田精工”核心零部件工厂,迎来了它命定的时刻。
这座工厂不同于东京的研究所,它是将尖端技术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关键枢纽,拥有多条半自动、高精度的精密加工和组装生产线,专门生产用于“坂田”高端电子产品以及部分国防订单的核心零部件。其安保等级同样不低,但在全国性警报都集中在东京的背景下,此地的警惕性难免有所松懈。
凌晨三点,正是人最为困倦的时刻。工厂高大的围墙和铁丝网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几道比夜色更浓的黑影,如同贴地滑行的猎食者,利用厂区外围运输车辆产生的噪音和阴影作为掩护,悄然逼近。
行动模式,与东京如出一辙。
专业工具无声地切开铁丝网,黑影潜入。厂区内部的巡逻保安,依旧按照固定的路线和时间表走着,浑然不知死亡般的精准打击即将降临。同样的非致命擒拿,同样的迅速制服、捆绑、转移至厂区边缘的安全角落。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警报,没有枪声,只有夜风拂过厂房的呜咽。
潜入者目标明确,直奔核心生产车间。车间内,巨大的机械传动机床、半自动化的控制台、恒温恒湿的组装室在微弱的指示灯下静静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