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逆流60年代 > 第593章 通行证与心血来潮

第593章 通行证与心血来潮(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天津郊区仓库内的氛围,自京城那股“春风”吹来后,便如同解冻的江河,虽然表面依旧按部就班,内里却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紧迫感。技术专家们分组协作,一队人继续埋头研究那台沉默的光刻机,尝试基于现有硬件进行反向测绘和基础原理分析;另一队人则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对“青禾”样品的测试与理论建模中,实验室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

廖奎(廖月生)在这片忙碌中,冷静地观察和思考了数日。光刻机已安全抵达并完成初步验收,“青禾”项目也成功引起了高层关注并获得了探索的许可,他此次北上的初步目标可以说已超额完成。然而,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无论是让光刻机真正运转起来,还是将“青禾”那惊鸿一瞥的可能性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技术,都需要更专业、更庞大的团队和资源。

时机已然成熟。

他找到了老周,两人在仓库隔出的简易办公室内进行了一次关键谈话。

“老周,这边的情况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在于持续的技术攻坚和团队建设。”廖奎开门见山,“我考虑,我需要回香港一趟。”

老周似乎并不意外,只是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理由有几个,”廖奎条理清晰地阐述,“第一,振华电子在香港和海外有现成的技术团队基础,尤其是一些接触过国际前沿技术和精密制造的工程师。我需要回去亲自筛选、组织一支精干的核心团队,一部分带来内地,参与光刻机的消化吸收和‘青禾’的后续研发;另一部分留在香港,利用那边的信息和技术交流便利,作为前沿技术的触角和后备支持。”

“第二,”他继续道,“无论是光刻机所需的特定耗材、替换零部件,还是‘青禾’项目下一步可能需要的特殊化学试剂、检测设备,通过香港的渠道进行国际采购和转运,相对更为便捷和安全。我需要回去统筹安排。”

“第三,”廖奎的目光扫过窗外戒备森严的场地,“这里作为临时接收和初步检查点尚可,但绝非长久之计。光刻机需要更稳定、更洁净、配套设施更完善的环境。后续的团队也需要合适的工作和生活场地。这些,都需要提前规划和准备。”

老周认真地听着,手指在旧办公桌上轻轻敲击。他明白廖奎说的都是实情,也是推动项目向前发展的必要步骤。

“廖先生,你的考虑很周全。”老周沉吟片刻,开口道,“这边的情况,我会向上面详细汇报。技术团队的组建,内地这边也会同步启动,我们会从相关院所和高校抽调最可靠、最有能力的骨干力量,与你带来的团队进行‘会师’。至于新的场地和设备需求,你尽管提出具体要求,我会协调有关部门,全力解决!”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至于你回香港的安排,上面其实已经有所考虑。毕竟,你现在是我们重要的‘合作者’,来去之间,既要保证安全,也要体现信任和便利。”

说着,老周从随身携带的、半旧的公文包里,取出了一个没有封口的牛皮纸信封,郑重地递给了廖奎。

廖奎接过,抽出里面的东西。那是一张制作精良、质感特殊的卡片,类似于工作证,但显然级别更高。封面是庄严的国徽图案,下方有“特别通行证”几个烫金宋体字。翻开内页,是他的化名“廖月生”的黑白照片(不知何时采集的),以及简明的身份说明——“技术顾问”,签发单位一栏是一个代号式的数字编号,没有具体名称。最下方,印着清晰的权限说明:凭此证可在指定口岸通行,并享有必要的协助与便利。

“这是……”廖奎抬头看向老周。

“这是为了方便你后续往来协调工作。”老周解释道,语气严肃,“凭这个,你进出内地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盘查和等待。但切记,它的分量很重,使用它,就意味着责任。一切行动,必须以项目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廖奎将通行证小心地收好,放入内袋。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张便利通行的证件,更是对他身份的一种隐形确认和更高层次的信任背书。

“我明白。”廖奎沉声道,“请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数日后,一切安排妥当。廖奎在老王团长安排的周密护卫下,悄然离开了天津。他没有返回北京,而是直接前往南方口岸。

坐在南下的列车上,廖奎的心情与一个多月前北上时已大不相同。少了最初的审慎与未知,多了几分沉甸甸的责任与清晰的路径。他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充满生机的田野和村庄,手中仿佛还残留着那张特别通行证的质感。

香港,近在眼前。他需要回去,整合力量,筹集资源,为下一阶段更深层次、更大规模的技术耕耘做好准备。而内地这片广阔的土地,已然为他敞开了大门,等待着他带着更强大的力量归来。

车轮与铁轨规律性的撞击声,如同催眠的鼓点。廖奎独自占据着一个软卧包厢,窗外是飞驰而过的、笼罩在夜色下的南国田野。他并未入睡,而是闭目凝神,意识半沉浸在那片独属于他的“桃源仙境”之中。

空间内依旧宁静祥和,灵泉泊泊,沃土孕育着生机。他的“目光”掠过那片由铜脉蕨缠绕而成的、轮廓愈发清晰的中国地图,感受着其中隐隐传来的、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的共鸣。意识扫过空间内存放的那些经过“转译”的技术资料投影,思绪正围绕着如何更快地组建团队、消化光刻机技术以及推进“青禾”项目而运转。

然而,就在这心神相对宁静的时刻——

毫无征兆地,一阵剧烈的心季如同冰冷的铁锥,狠狠刺穿了他的胸腔!

“呃!”廖奎勐地睁开双眼,童孔急剧收缩。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死死攥住、勐烈挤压,带来一阵几乎让他窒息的剧痛。额角瞬间渗出细密的冷汗,后背的衣衫也在几秒钟内被冷汗浸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